小妹在电话里给了体贴的建议。这家4S店的服务真不错,听着服务顾问小妹那柔和甜美的声音,我不由心中一荡,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

“住手,放过我的原厂漆!”

划痕的烦恼

新车到手几个月后,终于“一血”。所幸擦伤是在后保险杠上,保险杠是个可以拆下的单独部件,又是塑料制品,于是毫不犹豫地把车开到4S店去重新做漆了。

▲路车甲给蹭的,咱的车属于躺枪

期间,细心的服务顾问小妹发现了车门上的另一处小伤,于是打电话提出可以走保险一并喷漆。相比起保险杠上那一道明显的擦伤,这处划伤才是我心头真正的痛。它并不显眼,面积还没有指甲盖大,但每次开车门,我都忍不住要瞅一眼,时不时还会下意识地伸手摸摸,好象小孩子们总是忍不住去触摸小伤口上结的痂。

这处划痕不知道是什么时间出现的,也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只能想象,也许是一位大妈开旁边车的车门时不小心给磕了一下。这种伤最麻烦,不处理,它就一直是你的痛点;想处理,就要整个车门重新做漆,原厂漆就一去不复返了。

不是我矫情,出于职业的原因,我参观过若干个汽车总装厂,很清楚原厂漆是怎么一回事;我开了20来年的车,自家的车换过几辆,也很清楚4S店的喷漆是怎么一回事。

即使你再小心,划痕总是在不知不觉中上身。如果划痕很浅,可以抛光让它隐去;深到露了底漆,只能咬牙重新喷漆;最闹心的是抛又抛不掉、重新做漆又可惜的那种划痕,简直就是专门来刺激车主的讨债鬼。

硬核原厂漆

到汽车总装厂参观,涂装车间是最沉闷的。在冲压、焊装、涂装、总装这汽车制造四大工艺里,涂装部分的自动化程度通常是最高的,基本都是一堆机器人在干活儿,而且都闷在一个个封闭的小空间内,外人只能趴在玻璃窗上向里窥探。

喷漆这种活儿对人的健康不利,机器人又没长着肺,不怕熏不怕毒,当喷漆工连劳保用品都不用发。最可贵的是,喷漆机器人干活儿一板一眼都讲套路,漆往哪儿喷、喷多少都按编好的程序来,执行起来一点都不走样。

▲汽车工厂喷漆主要由机器人完成

劳斯莱斯不是最讲究手工吗?涂装车间也是自动化的。幻影这种全球顶级豪车,喷漆主要也由机器人完成,在车门铰链之类边边角角机器人不方便伸手的地方,才由工人师傅去打打下手。

对了,送到涂装车间的是一个个焊接好的“白车身”。在涂装之前,这些白车身已经经过清洗、磷化等“预处理”,来到涂装车间后,第一个任务是“泡澡”。

▲正在焊装的白车身

这些白车身一头扎进装满涂料的池子里,不停地翻滚,这道工艺叫“电泳”。带正电的涂料离子向带负电的白车身游过去,吸附在车身上,形成第一道漆面“电泳涂层”。也有人把这层漆叫底漆,主要作用是防锈。

▲电泳涂层主要作用是防止车身锈蚀

这层漆面做不好,车身钢板就会从里往外锈,某些车型被曝车身出现漆面起泡甚至锈穿的情况,多半就是电泳涂层工艺有问题。

▲电泳涂层搞不好就会“内锈”

底漆之上,会接着再喷一道“中涂漆”,这道漆面也有叫中涂底漆的。

中涂漆是承上启下的一道漆。电泳涂层上加一层中涂漆,马上就变得光滑,这可以让最终的漆面效果更漂亮;中涂漆还可以让上层的漆面附着力更好,还要有一定的柔韧性,能保证在石子等击打下不容易出现漆面碎裂问题。

中涂漆之上,就是负责“出卖色相”的面漆了。

别多想,“色相”是个色彩专业术语,指的是具体的某种颜色。你可以不多想,汽车厂商偏偏爱想入非非,朱鹭白、季风灰、魂动红、波尔蒂芒蓝、超音速钛银……汽车色彩的名字,集天文地理自然科技魔幻之大成,不断突破人类想象力的边界。

劳斯莱斯有4万4千种颜色让你选,真是能逼死选择困难症——幸亏选SUV时没考虑库里南,否则选颜色还真是麻烦。

▲劳斯莱斯一年只卖三四千辆车,车漆倒有4万多种颜色可选

面漆之上,是最后一道漆:清漆。

无色透明的清漆无疑是油漆界的暖男。它帮着面漆出卖色相,让漆面色彩靓丽、亮光闪闪;它默默地承受着风吹日晒,忍受着紫外线、鸟粪的侵袭,而对刮擦、飞溅的石子总是第一个挺身而出去挡枪。

▲汽车原厂漆面的主要层次

底漆、中涂、面漆、清漆,一般车身漆面就是由这四道漆组成。不过,像劳斯莱斯这种穷奢极欲的车型,为了达到变态的漆面亮度,光清漆就要上两道,然后再让工人师傅打磨整整5个小时。所以,鉴定一辆劳斯莱斯真伪的最权威方法,是看车身能不能当镜子照。

▲当镜子,是劳斯莱斯车身的第二职业

白车身不光要喷漆,还要烘烤,好让漆面固化干燥。整车厂的传统工艺是“三涂二烘”:喷涂上中涂层后烘烤一次,再喷涂面漆;面漆倒不用烘烤,简单预热一下就能喷涂清漆;喷完清漆后再进行第二次烘烤。说是“三涂二烘”,如果算是电泳涂层(底漆)环节,实际上是“四涂三烘”。

▲整车厂“三涂二烘”示意(图片来自立邦官网)

当然,技术也在进步,为了降低涂装时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一些汽车厂商已经开始使用“三涂一烘”技术,只在喷完最后一道清漆时才烘烤一次;还有“二涂一烘”,连中涂漆都省掉,中涂漆的功能被糅合进清漆里。

技术复杂的原厂漆果然硬核,不磕不碰的话,历经十几年风雨也不在话下。

备胎修补漆

在油漆供应商的产品目录里,供应给汽车主机厂的油漆叫“汽车涂料”,俗称原厂漆;而供应给4S店、汽修厂、快修店的油漆叫“汽车修补涂料”,俗称修补漆。

白车身可以在电泳涂料池子里泡澡,装配好的车一泡就彻底废了,所以,在修车喷漆时,电泳这个环节不可能再现。除此之外,修补漆的名称与原厂漆都一样,也分中涂漆、面漆、清漆。

名子一样,东西却不是一种东西。

原厂漆和修补漆最大的区别,是“成膜”的方式不一样。漆是液体,喷涂到车上后需要固化成漆膜,这里边有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原厂漆是“烘烤聚合型”,在一定的高温烘烤下才会发生反应变成漆膜,所以又叫高温漆;修补漆是“双组分聚合型”,加入固化剂后在常温下就能固化成膜,又俗称低温漆。

上边提到了原厂喷漆的“几涂”和“几烘”,几烘也不能乱烘,都有各自的温度和时间要求。一般来说,电泳涂层烘烤的温度最高,可达160—200°C;中涂层要求是140—165°C,最后喷完清漆后烘烤温度是130—145°C。

▲汽车制造厂的漆面烘烤温度在140°C左右

在整车厂里,烘烤的是光溜溜啥都没装的金属白车身,别说100多度,就算再加100度,那些钢板、铝板也满不在乎。但修车时就不一样,车上装了各种塑料件、橡胶件、电路、电器等等,这些部件最高能承受的温度也就是80度,你按原厂温度一烤,漆面是做好了,车子也别想要了。

没办法,修车时只能用“低温漆”。这种漆喷上后在常温下也能固化成漆膜,理论上不用烘烤,但烤烤能干得更快。比如喷完表面的清漆后,常温下至少要5个小时以上才能抛光,要是烤烤,30分钟就能干透,冷却一下就能抛光了。

烤也是“低温烘烤”,不管是用烤灯还是在烤漆房,一般温度设在60°C左右。

▲修补喷漆只能低温烘烤

按官宣的口径,修补漆的效果可以“媲美”原厂漆,但实际上,高温烘烤漆的表面硬度、韧性、光泽、耐刮擦、耐腐蚀、抗老化等等性能是最理想的,否则,汽车厂商才不会画蛇添足去搞什么费工耗能又不环保的“几烘”。

高温烘烤漆的漆面质量好,但喷漆流程多、时间长、能耗高,汽车主机厂都在想办法减少烘烤次数,降低烘烤温度,“低温固化”也是原厂漆的发展趋势。

小妹在电话里给了体贴的建议。这家4S店的服务真不错,听着服务顾问小妹那柔和甜美的声音,我不由心中一荡,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

“住手,放过我的原厂漆!”

划痕的烦恼

新车到手几个月后,终于“一血”。所幸擦伤是在后保险杠上,保险杠是个可以拆下的单独部件,又是塑料制品,于是毫不犹豫地把车开到4S店去重新做漆了。

▲路车甲给蹭的,咱的车属于躺枪

期间,细心的服务顾问小妹发现了车门上的另一处小伤,于是打电话提出可以走保险一并喷漆。相比起保险杠上那一道明显的擦伤,这处划伤才是我心头真正的痛。它并不显眼,面积还没有指甲盖大,但每次开车门,我都忍不住要瞅一眼,时不时还会下意识地伸手摸摸,好象小孩子们总是忍不住去触摸小伤口上结的痂。

这处划痕不知道是什么时间出现的,也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只能想象,也许是一位大妈开旁边车的车门时不小心给磕了一下。这种伤最麻烦,不处理,它就一直是你的痛点;想处理,就要整个车门重新做漆,原厂漆就一去不复返了。

不是我矫情,出于职业的原因,我参观过若干个汽车总装厂,很清楚原厂漆是怎么一回事;我开了20来年的车,自家的车换过几辆,也很清楚4S店的喷漆是怎么一回事。

即使你再小心,划痕总是在不知不觉中上身。如果划痕很浅,可以抛光让它隐去;深到露了底漆,只能咬牙重新喷漆;最闹心的是抛又抛不掉、重新做漆又可惜的那种划痕,简直就是专门来刺激车主的讨债鬼。

硬核原厂漆

到汽车总装厂参观,涂装车间是最沉闷的。在冲压、焊装、涂装、总装这汽车制造四大工艺里,涂装部分的自动化程度通常是最高的,基本都是一堆机器人在干活儿,而且都闷在一个个封闭的小空间内,外人只能趴在玻璃窗上向里窥探。

喷漆这种活儿对人的健康不利,机器人又没长着肺,不怕熏不怕毒,当喷漆工连劳保用品都不用发。最可贵的是,喷漆机器人干活儿一板一眼都讲套路,漆往哪儿喷、喷多少都按编好的程序来,执行起来一点都不走样。

▲汽车工厂喷漆主要由机器人完成

劳斯莱斯不是最讲究手工吗?涂装车间也是自动化的。幻影这种全球顶级豪车,喷漆主要也由机器人完成,在车门铰链之类边边角角机器人不方便伸手的地方,才由工人师傅去打打下手。

对了,送到涂装车间的是一个个焊接好的“白车身”。在涂装之前,这些白车身已经经过清洗、磷化等“预处理”,来到涂装车间后,第一个任务是“泡澡”。

▲正在焊装的白车身

这些白车身一头扎进装满涂料的池子里,不停地翻滚,这道工艺叫“电泳”。带正电的涂料离子向带负电的白车身游过去,吸附在车身上,形成第一道漆面“电泳涂层”。也有人把这层漆叫底漆,主要作用是防锈。

▲电泳涂层主要作用是防止车身锈蚀

这层漆面做不好,车身钢板就会从里往外锈,某些车型被曝车身出现漆面起泡甚至锈穿的情况,多半就是电泳涂层工艺有问题。

▲电泳涂层搞不好就会“内锈”

底漆之上,会接着再喷一道“中涂漆”,这道漆面也有叫中涂底漆的。

中涂漆是承上启下的一道漆。电泳涂层上加一层中涂漆,马上就变得光滑,这可以让最终的漆面效果更漂亮;中涂漆还可以让上层的漆面附着力更好,还要有一定的柔韧性,能保证在石子等击打下不容易出现漆面碎裂问题。

中涂漆之上,就是负责“出卖色相”的面漆了。

别多想,“色相”是个色彩专业术语,指的是具体的某种颜色。你可以不多想,汽车厂商偏偏爱想入非非,朱鹭白、季风灰、魂动红、波尔蒂芒蓝、超音速钛银……汽车色彩的名字,集天文地理自然科技魔幻之大成,不断突破人类想象力的边界。

劳斯莱斯有4万4千种颜色让你选,真是能逼死选择困难症——幸亏选SUV时没考虑库里南,否则选颜色还真是麻烦。

▲劳斯莱斯一年只卖三四千辆车,车漆倒有4万多种颜色可选

面漆之上,是最后一道漆:清漆。

无色透明的清漆无疑是油漆界的暖男。它帮着面漆出卖色相,让漆面色彩靓丽、亮光闪闪;它默默地承受着风吹日晒,忍受着紫外线、鸟粪的侵袭,而对刮擦、飞溅的石子总是第一个挺身而出去挡枪。

▲汽车原厂漆面的主要层次

底漆、中涂、面漆、清漆,一般车身漆面就是由这四道漆组成。不过,像劳斯莱斯这种穷奢极欲的车型,为了达到变态的漆面亮度,光清漆就要上两道,然后再让工人师傅打磨整整5个小时。所以,鉴定一辆劳斯莱斯真伪的最权威方法,是看车身能不能当镜子照。

▲当镜子,是劳斯莱斯车身的第二职业

白车身不光要喷漆,还要烘烤,好让漆面固化干燥。整车厂的传统工艺是“三涂二烘”:喷涂上中涂层后烘烤一次,再喷涂面漆;面漆倒不用烘烤,简单预热一下就能喷涂清漆;喷完清漆后再进行第二次烘烤。说是“三涂二烘”,如果算是电泳涂层(底漆)环节,实际上是“四涂三烘”。

▲整车厂“三涂二烘”示意(图片来自立邦官网)

当然,技术也在进步,为了降低涂装时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一些汽车厂商已经开始使用“三涂一烘”技术,只在喷完最后一道清漆时才烘烤一次;还有“二涂一烘”,连中涂漆都省掉,中涂漆的功能被糅合进清漆里。

技术复杂的原厂漆果然硬核,不磕不碰的话,历经十几年风雨也不在话下。

备胎修补漆

在油漆供应商的产品目录里,供应给汽车主机厂的油漆叫“汽车涂料”,俗称原厂漆;而供应给4S店、汽修厂、快修店的油漆叫“汽车修补涂料”,俗称修补漆。

白车身可以在电泳涂料池子里泡澡,装配好的车一泡就彻底废了,所以,在修车喷漆时,电泳这个环节不可能再现。除此之外,修补漆的名称与原厂漆都一样,也分中涂漆、面漆、清漆。

名子一样,东西却不是一种东西。

原厂漆和修补漆最大的区别,是“成膜”的方式不一样。漆是液体,喷涂到车上后需要固化成漆膜,这里边有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原厂漆是“烘烤聚合型”,在一定的高温烘烤下才会发生反应变成漆膜,所以又叫高温漆;修补漆是“双组分聚合型”,加入固化剂后在常温下就能固化成膜,又俗称低温漆。

上边提到了原厂喷漆的“几涂”和“几烘”,几烘也不能乱烘,都有各自的温度和时间要求。一般来说,电泳涂层烘烤的温度最高,可达160—200°C;中涂层要求是140—165°C,最后喷完清漆后烘烤温度是130—145°C。

▲汽车制造厂的漆面烘烤温度在140°C左右

在整车厂里,烘烤的是光溜溜啥都没装的金属白车身,别说100多度,就算再加100度,那些钢板、铝板也满不在乎。但修车时就不一样,车上装了各种塑料件、橡胶件、电路、电器等等,这些部件最高能承受的温度也就是80度,你按原厂温度一烤,漆面是做好了,车子也别想要了。

没办法,修车时只能用“低温漆”。这种漆喷上后在常温下也能固化成漆膜,理论上不用烘烤,但烤烤能干得更快。比如喷完表面的清漆后,常温下至少要5个小时以上才能抛光,要是烤烤,30分钟就能干透,冷却一下就能抛光了。

烤也是“低温烘烤”,不管是用烤灯还是在烤漆房,一般温度设在60°C左右。

▲修补喷漆只能低温烘烤

按官宣的口径,修补漆的效果可以“媲美”原厂漆,但实际上,高温烘烤漆的表面硬度、韧性、光泽、耐刮擦、耐腐蚀、抗老化等等性能是最理想的,否则,汽车厂商才不会画蛇添足去搞什么费工耗能又不环保的“几烘”。

高温烘烤漆的漆面质量好,但喷漆流程多、时间长、能耗高,汽车主机厂都在想办法减少烘烤次数,降低烘烤温度,“低温固化”也是原厂漆的发展趋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