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店全称为汽车销售服务4S店,是一种集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 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四位一体的汽车销售企业。4S店是汽车经销商企业中的一种主流经营模式,亦是我国一般消费者购车的主要渠道。在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包括财政补贴、减征购置税、放宽汽车限购等促进汽车消费的相关政策的大背景下,汽车销售行业依然充满潜力,本文主要对4S店相关业务涉及到的主要法律合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
汽车经销业务
4S店通常通过与汽车制造厂商签订授权经销合同,在授权的特定地区就特定汽车品牌从事汽车销售业务。此外,授权经销合同中一般也会包括有权销售、推广形式、服务标准、销售流程等约定。根据商务部发布并于2017年7月1日起实施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供应商采取向经销商授权方式销售汽车的,授权期限(不含店铺建设期)一般每次不低于3年,首次授权期限一般不低于5年。针对新车销售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般汽车经销商备案
根据《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汽车经销商是指获得汽车资源并进行销售的经营者,应自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90日内通过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系统备案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发生过变更的,应自信息变更之日起30日内完成信息更新,并及时通过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系统报送汽车销售数量、种类等信息。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发布前已设立的汽车经销商,即使根据已废止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取得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关于汽车品牌经销商的备案,仍应在《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实施之日起90日内按其相关规定通过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系统备案。违反前述备案要求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给予警告或罚款。
进口汽车国内销售备案
对4S店销售的产品涉及进口汽车的,根据《进口汽车检验管理办法(2018年4月修订)》,经检验合格的进口汽车,由口岸海关签发“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并一车一单签发“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对进口汽车实施品质检验[1]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须加附“品质检验报告”。进口汽车的销售单位凭海关签发的“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等有关单证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进口汽车国内销售备案手续。
汽车融资贷款
4S店向品牌厂家采购新车如果存在现金不足,可以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及获准经营汽车贷款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并于2018年1月1日实施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2017修订)》,经销商汽车贷款,是指贷款人向汽车经销商发放的用于采购车辆、零配件的贷款。经销商汽车贷款的贷款期限不得超过1年。4S店作为借款人申请经销商汽车贷款,还应具备汽车生产商出具的代理销售汽车证明、资产负债率不超过80%以及经销商、经销商高级管理人员及经销商代为受理贷款申请的客户无重大违约或信用不良记录等证明文件。
二.
汽车售后服务
4S店与品牌厂家的授权经销合同约定的业务模式除新车销售外,一般还涵盖品牌零部件销售及维修、保养、美容等一系列售后服务。对于保修期之外的维修保养服务,4S店则自行收取相应的人工服务费用和零件费用,通过赚取相应的工时费和保养维修零配件的差价等方式来获得利润。针对汽车售后服务环节,需要关注汽车维修业务相关资质以及汽车维修带来废弃物、污染物排放所涉及的环保合规问题。
汽车维修经营业务备案
虽然曾经对于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的企业要求取得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但是该证根据2018年7月28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8〕28号)已取消。根据《道路运输条例(2022修订)》,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站(场)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的,应当在依法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有关登记手续后,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并分别附送符合《道路运输条例(2022修订)》规定的相关材料。
根据《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2021修正)》,应在向市场监督管理机构登记设立或办理经营范围变更登记手续后,向所在地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进行一类、二类或三类汽车维修经营业务备案,并将按统一标准自行制作的《机动车维修标志牌》悬挂在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此外,《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2021修正)》还要求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公布机动车维修工时定额和收费标准,合理收取费用,并要求机动车维修经营单位将其执行的机动车维修工时单价标准报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环境影响评价、排污排水许可以及危险废物处置
4S店售后维修服务中的污染物主要是钣喷业务产生的废气,需要经特殊吸附设施过滤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因此,在门店工程建设阶段,如预计日后会展开钣喷等存在污染的业务,则需要制作环境影响报告并且取得环保部门的批复,并且严格按照批复结果,进行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在建设完成后实际交付环保部门进行验收,在未取得验收之前不得投入使用。
根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针对汽车维修过程中废气、废水等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4S店需要向所在地环保部门取得排污许可证。此外,针对汽车清洗、修理等活动,还应根据《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以及地方规定取得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即通常所称的“排水许可证”),例如《上海市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2020年5月1日实施)规定从事汽车清洗、汽车的修理活动,向城镇排水设施排放污水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应当依法向水务部门申请领取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
除废气、废水外,机动车维修环节中还会产生废机油、废润滑油、废油抹布、含油漆的废包装物、废活性炭、过滤棉等固体危险废物。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修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报单位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并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如实记录有关信息,并通过国家危险废物信息管理系统向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
4S店的维修服务一般都能够达到汽车大修和整车修理的级别,且维修场所规模较大,一般需要取得一类或二类维修备案资质。根据《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 16739.1–2014)》,对于汽车整车维修企业的开业具体要求如下:
第4条
人员条件
4.1应具有维修企业负责人、维修技术负责人、维修质量检验员、维修业务员、维修价格结算员、机修人员、电器维修人员、钣金(车身修复)人员和涂漆(车身涂装)人员。从业人员资格条件应符合GB/T 21338的规定,并取得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颁发的从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4.2维修质量检验员数量应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至少应配备2名维修质量检验员。
4.3 机修人员、电器维修人员、钣金人员和涂漆人员,一类企业至少应各配备2人;二类企业应至少各配备1人。
4.4其他岗位从业人员,一类企业应至少各配备1人,不能兼职。二类企业允许一人二岗,可兼任一职。
4.5从事燃气汽车维修的企业,至少应配备1名熟悉燃料供给系统专业技术的专职作业、检验人员,并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第5条
组织管理条件
基本要求:
5.1.1应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设置经营、技术、业务、质量、配件、检验、档案、设备、生产和安全环保等管理等部门并落实责任人。
5.1.2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5.1.3应有现行有效的与汽车维修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等文件资料。
经营管理:
5.2.1应具有规范的业务工作流程,公开业务受理程序、服务承诺和用户抱怨受理程序等,并明示经营许可证、标志牌、配件价格、工时定额和价格标准等。
5.2.2应建立并执行价格备案及公示、汽车维修合同、汽车维修费用结算清单、汽车维修记录、统计信息报送和安全生产管理等制度。
5.2.3维修过程、配件管理、费用结算和维修档案等应实现电子化管理。
质量管理:
5.3.1应建立并执行汽车维修质量承诺、进出厂登记、检验、竣工出厂合格证管理、汽车维修档案管理、标准和计量管理、设备管理、配件管理、文件资料有效控制和人员培训等制度 。
5.3.2 汽车维修档案应包括维修合同,进厂、过程、竣工检验记录,竣工出厂合格证存根,维修结算清单,材料清单等。
5.3.3 配件管理制度应规定配件采购、检查验收、库房管理、信息追溯、配件登记及台账、索赔等要求。
5.3.4 应具有所维修车型的维修技术资料及工艺文件,确保完整有效并及时更新。
第6条
安全生产条件
6.1 应建立并实施与其维修作业内容相适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保护措施。
6.2 应制定各类机电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明示在相应的工位或设备处。
6.3使用与存储有毒、易燃、易爆物品和粉尘、腐蚀剂,污染物、压力容器等,均应具备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和设施。安全防护设施应有明显的警示、禁令标志。
6.4生产厂房和停车场应符合安全生产、消防等各项要求,安全、消防设施的设置地点应明示管理要求和操作规程。
6.5 应具有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预案。
第7条
环境保护
7.1 应具有废油、废液、废气、废水(以下简称“四废”)、废蓄电池、废轮胎、含石棉废料及有害垃圾等物质集中收集、有效处理和保持环境整洁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并有效执行。有害物质存储区域应界定清楚,必要时应有隔离、控制措施。
7.2 作业环境以及按生产工艺配置的处理“四废”及采光、通风、吸尘、净化、消声等设施,均应符合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
7.3 涂漆车间应设有专用的废水排放及处理设施,采用干打磨工艺的,应有粉尘收集装置和除尘设备,并应设有通风设备。
7.4 调试车间或调试工位应设置汽车尾气收集净化装置。
第8条
设施条件
接待室
8.1.1 应设有接待室。一类企业的接待室面积不小于80 m2,二类企业的接待室面积不小于20 m2。
8.1.2 接待室应整洁明亮,明示各类证、照、主修车型、作业项目、工时定额及单价等,并应有供客户休息的设施。
停车场
8.2.1 应有与承修车型、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合法停车场地,并保证车辆行驶通畅。一类企业的停车场面积不小于200 m2,二类企业的停车场面积不小于150 m2。不得占用公共用地。
4S店全称为汽车销售服务4S店,是一种集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 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四位一体的汽车销售企业。4S店是汽车经销商企业中的一种主流经营模式,亦是我国一般消费者购车的主要渠道。在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包括财政补贴、减征购置税、放宽汽车限购等促进汽车消费的相关政策的大背景下,汽车销售行业依然充满潜力,本文主要对4S店相关业务涉及到的主要法律合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
汽车经销业务
4S店通常通过与汽车制造厂商签订授权经销合同,在授权的特定地区就特定汽车品牌从事汽车销售业务。此外,授权经销合同中一般也会包括有权销售、推广形式、服务标准、销售流程等约定。根据商务部发布并于2017年7月1日起实施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供应商采取向经销商授权方式销售汽车的,授权期限(不含店铺建设期)一般每次不低于3年,首次授权期限一般不低于5年。针对新车销售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般汽车经销商备案
根据《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汽车经销商是指获得汽车资源并进行销售的经营者,应自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90日内通过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系统备案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发生过变更的,应自信息变更之日起30日内完成信息更新,并及时通过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系统报送汽车销售数量、种类等信息。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发布前已设立的汽车经销商,即使根据已废止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取得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关于汽车品牌经销商的备案,仍应在《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实施之日起90日内按其相关规定通过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系统备案。违反前述备案要求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给予警告或罚款。
进口汽车国内销售备案
对4S店销售的产品涉及进口汽车的,根据《进口汽车检验管理办法(2018年4月修订)》,经检验合格的进口汽车,由口岸海关签发“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并一车一单签发“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对进口汽车实施品质检验[1]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须加附“品质检验报告”。进口汽车的销售单位凭海关签发的“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等有关单证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进口汽车国内销售备案手续。
汽车融资贷款
4S店向品牌厂家采购新车如果存在现金不足,可以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及获准经营汽车贷款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并于2018年1月1日实施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2017修订)》,经销商汽车贷款,是指贷款人向汽车经销商发放的用于采购车辆、零配件的贷款。经销商汽车贷款的贷款期限不得超过1年。4S店作为借款人申请经销商汽车贷款,还应具备汽车生产商出具的代理销售汽车证明、资产负债率不超过80%以及经销商、经销商高级管理人员及经销商代为受理贷款申请的客户无重大违约或信用不良记录等证明文件。
二.
汽车售后服务
4S店与品牌厂家的授权经销合同约定的业务模式除新车销售外,一般还涵盖品牌零部件销售及维修、保养、美容等一系列售后服务。对于保修期之外的维修保养服务,4S店则自行收取相应的人工服务费用和零件费用,通过赚取相应的工时费和保养维修零配件的差价等方式来获得利润。针对汽车售后服务环节,需要关注汽车维修业务相关资质以及汽车维修带来废弃物、污染物排放所涉及的环保合规问题。
汽车维修经营业务备案
虽然曾经对于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的企业要求取得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但是该证根据2018年7月28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8〕28号)已取消。根据《道路运输条例(2022修订)》,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站(场)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的,应当在依法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有关登记手续后,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并分别附送符合《道路运输条例(2022修订)》规定的相关材料。
根据《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2021修正)》,应在向市场监督管理机构登记设立或办理经营范围变更登记手续后,向所在地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进行一类、二类或三类汽车维修经营业务备案,并将按统一标准自行制作的《机动车维修标志牌》悬挂在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此外,《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2021修正)》还要求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公布机动车维修工时定额和收费标准,合理收取费用,并要求机动车维修经营单位将其执行的机动车维修工时单价标准报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环境影响评价、排污排水许可以及危险废物处置
4S店售后维修服务中的污染物主要是钣喷业务产生的废气,需要经特殊吸附设施过滤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因此,在门店工程建设阶段,如预计日后会展开钣喷等存在污染的业务,则需要制作环境影响报告并且取得环保部门的批复,并且严格按照批复结果,进行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在建设完成后实际交付环保部门进行验收,在未取得验收之前不得投入使用。
根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针对汽车维修过程中废气、废水等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4S店需要向所在地环保部门取得排污许可证。此外,针对汽车清洗、修理等活动,还应根据《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以及地方规定取得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即通常所称的“排水许可证”),例如《上海市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2020年5月1日实施)规定从事汽车清洗、汽车的修理活动,向城镇排水设施排放污水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应当依法向水务部门申请领取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
除废气、废水外,机动车维修环节中还会产生废机油、废润滑油、废油抹布、含油漆的废包装物、废活性炭、过滤棉等固体危险废物。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修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报单位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并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如实记录有关信息,并通过国家危险废物信息管理系统向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
4S店的维修服务一般都能够达到汽车大修和整车修理的级别,且维修场所规模较大,一般需要取得一类或二类维修备案资质。根据《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 16739.1–2014)》,对于汽车整车维修企业的开业具体要求如下:
第4条
人员条件
4.1应具有维修企业负责人、维修技术负责人、维修质量检验员、维修业务员、维修价格结算员、机修人员、电器维修人员、钣金(车身修复)人员和涂漆(车身涂装)人员。从业人员资格条件应符合GB/T 21338的规定,并取得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颁发的从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4.2维修质量检验员数量应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至少应配备2名维修质量检验员。
4.3 机修人员、电器维修人员、钣金人员和涂漆人员,一类企业至少应各配备2人;二类企业应至少各配备1人。
4.4其他岗位从业人员,一类企业应至少各配备1人,不能兼职。二类企业允许一人二岗,可兼任一职。
4.5从事燃气汽车维修的企业,至少应配备1名熟悉燃料供给系统专业技术的专职作业、检验人员,并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第5条
组织管理条件
基本要求:
5.1.1应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设置经营、技术、业务、质量、配件、检验、档案、设备、生产和安全环保等管理等部门并落实责任人。
5.1.2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5.1.3应有现行有效的与汽车维修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等文件资料。
经营管理:
5.2.1应具有规范的业务工作流程,公开业务受理程序、服务承诺和用户抱怨受理程序等,并明示经营许可证、标志牌、配件价格、工时定额和价格标准等。
5.2.2应建立并执行价格备案及公示、汽车维修合同、汽车维修费用结算清单、汽车维修记录、统计信息报送和安全生产管理等制度。
5.2.3维修过程、配件管理、费用结算和维修档案等应实现电子化管理。
质量管理:
5.3.1应建立并执行汽车维修质量承诺、进出厂登记、检验、竣工出厂合格证管理、汽车维修档案管理、标准和计量管理、设备管理、配件管理、文件资料有效控制和人员培训等制度 。
5.3.2 汽车维修档案应包括维修合同,进厂、过程、竣工检验记录,竣工出厂合格证存根,维修结算清单,材料清单等。
5.3.3 配件管理制度应规定配件采购、检查验收、库房管理、信息追溯、配件登记及台账、索赔等要求。
5.3.4 应具有所维修车型的维修技术资料及工艺文件,确保完整有效并及时更新。
第6条
安全生产条件
6.1 应建立并实施与其维修作业内容相适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保护措施。
6.2 应制定各类机电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明示在相应的工位或设备处。
6.3使用与存储有毒、易燃、易爆物品和粉尘、腐蚀剂,污染物、压力容器等,均应具备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和设施。安全防护设施应有明显的警示、禁令标志。
6.4生产厂房和停车场应符合安全生产、消防等各项要求,安全、消防设施的设置地点应明示管理要求和操作规程。
6.5 应具有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预案。
第7条
环境保护
7.1 应具有废油、废液、废气、废水(以下简称“四废”)、废蓄电池、废轮胎、含石棉废料及有害垃圾等物质集中收集、有效处理和保持环境整洁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并有效执行。有害物质存储区域应界定清楚,必要时应有隔离、控制措施。
7.2 作业环境以及按生产工艺配置的处理“四废”及采光、通风、吸尘、净化、消声等设施,均应符合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
7.3 涂漆车间应设有专用的废水排放及处理设施,采用干打磨工艺的,应有粉尘收集装置和除尘设备,并应设有通风设备。
7.4 调试车间或调试工位应设置汽车尾气收集净化装置。
第8条
设施条件
接待室
8.1.1 应设有接待室。一类企业的接待室面积不小于80 m2,二类企业的接待室面积不小于20 m2。
8.1.2 接待室应整洁明亮,明示各类证、照、主修车型、作业项目、工时定额及单价等,并应有供客户休息的设施。
停车场
8.2.1 应有与承修车型、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合法停车场地,并保证车辆行驶通畅。一类企业的停车场面积不小于200 m2,二类企业的停车场面积不小于150 m2。不得占用公共用地。
广州日报曾经报道过:正常的1万km保养的话,4S店800到1000块钱左右,普通维修厂300到400之间。
这个价格到底差在哪里?对我们来说有没有意义?
使用的配件不同
首先用的配件就不一样,4S店是厂家授权,保养用的是厂家所谓的“原厂件”,也正是因为原厂件的缘故,价格就更贵一点。
商务部主办的《国际商报》上面有个报道的,《汽车零部件价格乱象的背后》,里面讲了。
原厂件从零部件供应商,到汽车生产商的备件部,一道加钱,人家活下去要赚嘛,对吧?配件中心到4S店又是一道加钱,人家也要过日子,对吧?
两道下来,一般原厂件的价格比市场渠道高个10%到20%。
外面的维修店,除非客户指名道姓的要求,一般是很少主动会用原厂件的,主要用的是第3方的品牌件,价格相对也会更便宜点。
就有点像是给手机换电池,真正的原装电池,一般只有专门的官方店铺或者授权维修点才有,对不对?
普通的手机维修店用的第3方的配套电池,也能用,也兼容,价格会更便宜点,但你说上面有没有品牌的logo?没有。
当然了,也不是说第3方的品牌件质量就不如原厂配件,很多时候这样的:原厂配件也不是第3方品牌代工生产的吗,对吧?
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品牌方自己也不生产这些东西,所谓的“原厂配件”也是第3方品牌代工、贴牌生产出来的,用起来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一样。
尤其像机油、机滤这种消耗品,你自己拍脑门想想,汽车主机厂干不干这种事情?它不会自己去生产的,又没有油田,对不对?也没有这种相关的设备了。
都是贴贴牌的,贴上了牌就叫“原厂”,不贴牌就叫“品牌货”。所以说,只要用的不是3流小厂,或者是3无产品的这些假冒伪劣的,效果没有想象中差那么的大。
工时费不同
除了使用配件不一样,4S店和外面的修理厂,保养收取的工时费也是有比较大差距的。
F6汽车科技联合同济大学发布了一个《2019汽车后市场乘用车维保行业白皮书》,有个数据的。
4S店做次保养,工时费要占总费用的62.3%,也就是说一半以上是工时费。
外面独立售后门店的工时费只占总费用的32.54%,有一些大一点的维修厂,搞了不好工时费都给免。
4S店工时费之所以这么贵,主要还是因为4S店对于工时费的定价,有很大的自主权。
我国《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第25条就规定:机动车维修工时定额可以参考多个标准,当标准不一致时,优先适用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备案的标准。
简单给大家翻译一下,就是:工时费怎么收、收多少钱,4S店只要做过了备案,自己说了算。
而且4S店本身规模也会更大,而且售后的设备、工具这些又得按照厂家的标准来,成本相对都是会更高的。
为了赚钱,摊到车主、我们自己消费者身上也是会更高的价格。
消费体验不同
当然了,4S店保养价格是更贵,大家也都是知道了,服务总归是……怎么说,普遍的讲,要会更好一些,消费体验也有所不同。
4S店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统一的服务标准,其实有点像4A级景区、5A级景区。
有点程度上是一种评级,或者是代表了景区的服务质量的,只不过这个“评”是汽车主机厂评。
很多大型的保养维修门店,服务也是不断的在向4S店看齐的。
但目前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多少差距有那么一点,再加上不同的店参差不齐、相差很多,而普通的车主朋友不一定分辨得出来。
腾讯汽车曾经做过一个服务横评的,最后发现:4S店虽然工时费更贵,保养价格会更高,但是施工环境和专业水平,的确目前来看还是最让车主朋友们放心的。
而且每次去4S店保养,都会有保养记录上传到内部系统的,对后面卖车、车子保养的好不好,多少也有一点的帮助。
倒不是说价格一定能变贵,人家更愿意买我们这个车。
这种软服务上面的优势,也让很多朋友更愿意去4S店做保养。就好像以前去吃海某捞什么的,你不一定真觉得它就是辣味的正宗,或者比谁好吃。
不就是图个服务周到,排队还有东西吃,还能打游戏、下象棋、做手指甲,对吧?就有意思嘛。
杨孝杰发表在期刊《经营与管理》上面有篇论文的,《消费体验对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及再购买意愿的影响》,上面讲。
体验价值成为我们消费者做出消费决策的依据和驱动力。
消费者在消费体验当中,感受到了体验价值的大小,对满意度、忠诚度的高低和再购买意愿,是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的。
简单讲就是:我们并不是只算“经济账”的,这家店服务好,去的时候体验好、心情好,哪怕贵点,贵点就贵点了,我们还是会去的。
买个放心,买个顺心,真有不少朋友是这样的,我自己也这样。
担心程度不同
另外,虽然外面的保养更便宜,但很多朋友反而开始怀疑:便宜是不是就没好货?操作会不会不专业?用的配件会不会是假的?
特别是第一次去的时候,心里有可能就是慌得不行。
还是拿手机打比方好了,每人都有吧,随便找个维修店去修一下,价格非常的便宜。
我们就担心:“哎呀,会不会修坏,会不会我今天换个电池,你把屏幕给换掉了,动手脚了?”
4S店一般是没有这种顾虑的,没有这个必要,对不对?
以前我们节目里面讲过:厂家会对4S店进行约束,如果查实4S店存在配件以次充好的情况,厂家会对4S店处以巨额罚款,甚至代理权也会被吊销了。
这个算是非常严厉的惩罚,为啥?配件贵是因为主机厂也要赚钱,下面的4S店让主机厂赚不到这个差价,那不“搞死”它?很好理解吧,这个是“屁股”决定的。
所以说,4S店一般是不可能会在保养质量上面动手脚的,总账上面不划算,而且本身就贵了,它也的确有的赚,何苦呢?
外面的维修店就不一样了,本身违规成本是比较低的,也就更容易出现售假行为。不是说售假行为特别多,而是说他们有动机可以这么做。
而我们识别起来,这抽奖哪怕1/10,真的遇上了怎么办?
新闻报道里面也不少的,比如说:在2019年,重庆巫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辖区内的汽修行业润滑油进行了一个专项检查。
42家汽修厂,其中有9家涉嫌销售假冒“美孚”、假冒“嘉实多”等等知名润滑油品牌,占比超过两成了。
所以说,有些朋友担心自己识别不出来的那种,就有可能想想要么就贵点就算了。
4S店体验好,想省钱找靠谱维修店
所以总得来讲,虽然4S店的保养价格更贵,但是在保养质量和服务上,它的优势在于什么?更匀质,更放心,不是东西用的更好,它也是第3方进来的。
至于说是选择去4S店保养还是去外面维修店保养,都是大家的选择,也谈不上谁对谁错。
如果你和维修厂的老板是很熟的,甚至是亲戚,你觉得他真的是不会坑自己的,那我觉得这么考虑起来,性价比也是存在的。
广州日报曾经报道过:正常的1万km保养的话,4S店800到1000块钱左右,普通维修厂300到400之间。
这个价格到底差在哪里?对我们来说有没有意义?
使用的配件不同
首先用的配件就不一样,4S店是厂家授权,保养用的是厂家所谓的“原厂件”,也正是因为原厂件的缘故,价格就更贵一点。
商务部主办的《国际商报》上面有个报道的,《汽车零部件价格乱象的背后》,里面讲了。
原厂件从零部件供应商,到汽车生产商的备件部,一道加钱,人家活下去要赚嘛,对吧?配件中心到4S店又是一道加钱,人家也要过日子,对吧?
两道下来,一般原厂件的价格比市场渠道高个10%到20%。
外面的维修店,除非客户指名道姓的要求,一般是很少主动会用原厂件的,主要用的是第3方的品牌件,价格相对也会更便宜点。
就有点像是给手机换电池,真正的原装电池,一般只有专门的官方店铺或者授权维修点才有,对不对?
普通的手机维修店用的第3方的配套电池,也能用,也兼容,价格会更便宜点,但你说上面有没有品牌的logo?没有。
当然了,也不是说第3方的品牌件质量就不如原厂配件,很多时候这样的:原厂配件也不是第3方品牌代工生产的吗,对吧?
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品牌方自己也不生产这些东西,所谓的“原厂配件”也是第3方品牌代工、贴牌生产出来的,用起来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一样。
尤其像机油、机滤这种消耗品,你自己拍脑门想想,汽车主机厂干不干这种事情?它不会自己去生产的,又没有油田,对不对?也没有这种相关的设备了。
都是贴贴牌的,贴上了牌就叫“原厂”,不贴牌就叫“品牌货”。所以说,只要用的不是3流小厂,或者是3无产品的这些假冒伪劣的,效果没有想象中差那么的大。
工时费不同
除了使用配件不一样,4S店和外面的修理厂,保养收取的工时费也是有比较大差距的。
F6汽车科技联合同济大学发布了一个《2019汽车后市场乘用车维保行业白皮书》,有个数据的。
4S店做次保养,工时费要占总费用的62.3%,也就是说一半以上是工时费。
外面独立售后门店的工时费只占总费用的32.54%,有一些大一点的维修厂,搞了不好工时费都给免。
4S店工时费之所以这么贵,主要还是因为4S店对于工时费的定价,有很大的自主权。
我国《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第25条就规定:机动车维修工时定额可以参考多个标准,当标准不一致时,优先适用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备案的标准。
简单给大家翻译一下,就是:工时费怎么收、收多少钱,4S店只要做过了备案,自己说了算。
而且4S店本身规模也会更大,而且售后的设备、工具这些又得按照厂家的标准来,成本相对都是会更高的。
为了赚钱,摊到车主、我们自己消费者身上也是会更高的价格。
消费体验不同
当然了,4S店保养价格是更贵,大家也都是知道了,服务总归是……怎么说,普遍的讲,要会更好一些,消费体验也有所不同。
4S店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统一的服务标准,其实有点像4A级景区、5A级景区。
有点程度上是一种评级,或者是代表了景区的服务质量的,只不过这个“评”是汽车主机厂评。
很多大型的保养维修门店,服务也是不断的在向4S店看齐的。
但目前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多少差距有那么一点,再加上不同的店参差不齐、相差很多,而普通的车主朋友不一定分辨得出来。
腾讯汽车曾经做过一个服务横评的,最后发现:4S店虽然工时费更贵,保养价格会更高,但是施工环境和专业水平,的确目前来看还是最让车主朋友们放心的。
而且每次去4S店保养,都会有保养记录上传到内部系统的,对后面卖车、车子保养的好不好,多少也有一点的帮助。
倒不是说价格一定能变贵,人家更愿意买我们这个车。
这种软服务上面的优势,也让很多朋友更愿意去4S店做保养。就好像以前去吃海某捞什么的,你不一定真觉得它就是辣味的正宗,或者比谁好吃。
不就是图个服务周到,排队还有东西吃,还能打游戏、下象棋、做手指甲,对吧?就有意思嘛。
杨孝杰发表在期刊《经营与管理》上面有篇论文的,《消费体验对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及再购买意愿的影响》,上面讲。
体验价值成为我们消费者做出消费决策的依据和驱动力。
消费者在消费体验当中,感受到了体验价值的大小,对满意度、忠诚度的高低和再购买意愿,是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的。
简单讲就是:我们并不是只算“经济账”的,这家店服务好,去的时候体验好、心情好,哪怕贵点,贵点就贵点了,我们还是会去的。
买个放心,买个顺心,真有不少朋友是这样的,我自己也这样。
担心程度不同
另外,虽然外面的保养更便宜,但很多朋友反而开始怀疑:便宜是不是就没好货?操作会不会不专业?用的配件会不会是假的?
特别是第一次去的时候,心里有可能就是慌得不行。
还是拿手机打比方好了,每人都有吧,随便找个维修店去修一下,价格非常的便宜。
我们就担心:“哎呀,会不会修坏,会不会我今天换个电池,你把屏幕给换掉了,动手脚了?”
4S店一般是没有这种顾虑的,没有这个必要,对不对?
以前我们节目里面讲过:厂家会对4S店进行约束,如果查实4S店存在配件以次充好的情况,厂家会对4S店处以巨额罚款,甚至代理权也会被吊销了。
这个算是非常严厉的惩罚,为啥?配件贵是因为主机厂也要赚钱,下面的4S店让主机厂赚不到这个差价,那不“搞死”它?很好理解吧,这个是“屁股”决定的。
所以说,4S店一般是不可能会在保养质量上面动手脚的,总账上面不划算,而且本身就贵了,它也的确有的赚,何苦呢?
外面的维修店就不一样了,本身违规成本是比较低的,也就更容易出现售假行为。不是说售假行为特别多,而是说他们有动机可以这么做。
而我们识别起来,这抽奖哪怕1/10,真的遇上了怎么办?
新闻报道里面也不少的,比如说:在2019年,重庆巫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辖区内的汽修行业润滑油进行了一个专项检查。
42家汽修厂,其中有9家涉嫌销售假冒“美孚”、假冒“嘉实多”等等知名润滑油品牌,占比超过两成了。
所以说,有些朋友担心自己识别不出来的那种,就有可能想想要么就贵点就算了。
4S店体验好,想省钱找靠谱维修店
所以总得来讲,虽然4S店的保养价格更贵,但是在保养质量和服务上,它的优势在于什么?更匀质,更放心,不是东西用的更好,它也是第3方进来的。
至于说是选择去4S店保养还是去外面维修店保养,都是大家的选择,也谈不上谁对谁错。
如果你和维修厂的老板是很熟的,甚至是亲戚,你觉得他真的是不会坑自己的,那我觉得这么考虑起来,性价比也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