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贴息,咨询是免息还是补贴利息的一部分,如果是免息,咨询能贷款多少期,能贷多少钱。如果是补贴一部分利息,咨询利息比率是多少,补贴额度又是多少,补贴后还要支付多少利息。

如果没有贴息,那么要问4S店提供的分期业务是直接对接银行,还是对接金融公司的。

2、优先选择厂家金融,其次银行车贷,最次金融公司。

因为只有厂家金融才有可能贴息。

此外金融公司就类似于一个担保中介,既然是中介,无论如何都比直接对接银行的费用贵,所以要问清楚两者的收费情况。

3、要求4S店做一个分期购车预算单。

通过预算单,我们可以了解到收费情况是怎样的。

仅在分期业务一项上,厂家金融和银行车贷除了利息都不会收取其他任何费用,而金融公司有可能收取手续费或者利息明显高于其他两者。

如果还有其他费用,那就是4S店收的。

4、咨询是否有其他捆绑条件。

比如车贷还清之前必须每年到4S店买保险,比如是否可以提前还款,尽量沟通清楚,以免在后期发生问题不知道如何抉择。

一切没有异议后,那么就可以按照4S店要求的手续,进行征信核查,接下来就是等待审批通过后,就可以提车了。

如果有贴息,咨询是免息还是补贴利息的一部分,如果是免息,咨询能贷款多少期,能贷多少钱。如果是补贴一部分利息,咨询利息比率是多少,补贴额度又是多少,补贴后还要支付多少利息。

如果没有贴息,那么要问4S店提供的分期业务是直接对接银行,还是对接金融公司的。

2、优先选择厂家金融,其次银行车贷,最次金融公司。

因为只有厂家金融才有可能贴息。

此外金融公司就类似于一个担保中介,既然是中介,无论如何都比直接对接银行的费用贵,所以要问清楚两者的收费情况。

3、要求4S店做一个分期购车预算单。

通过预算单,我们可以了解到收费情况是怎样的。

仅在分期业务一项上,厂家金融和银行车贷除了利息都不会收取其他任何费用,而金融公司有可能收取手续费或者利息明显高于其他两者。

如果还有其他费用,那就是4S店收的。

4、咨询是否有其他捆绑条件。

比如车贷还清之前必须每年到4S店买保险,比如是否可以提前还款,尽量沟通清楚,以免在后期发生问题不知道如何抉择。

一切没有异议后,那么就可以按照4S店要求的手续,进行征信核查,接下来就是等待审批通过后,就可以提车了。

另,4S生意不好做,利润微薄,所以成功的商业模式,就是把买车的当傻逼,搞一套算不清利率的贷款来赚钱?还洋洋得意?

=============================

金三银四,火得不只是楼市,车市最近也有点小回暖。

上周六,朋友想买车,让我陪着去做个参考。

其实就是帮忙砍价,毕竟刀比较快。

看的很是顺利,各种满意,该坐下来谈价格了。

还没等举起屠龙刀,4S的销售就问:要不要贷款?

朋友早就从理财里,把全车款赎回,压根就没考虑过贷款。

“我们不准备贷款”。

销售顾问脸色和话锋,马上就不对了,一副传销的嘴脸,“就算支持一下,小张的工作”。

接下来,就看他表演了。

销售顾问隆重向我们推荐,强调这个车型,目前厂商金融有特别优惠,36个月,一共只要给7.701%的利息。

然后举例,贷款10万,三年总共只要支付7701元的利息。

“三年!三年!三年!等于每年只要2.567%的利息。”

”如果拿着这笔钱去银行随便买个理财,是可以赚到息差的。”

以上都是他的原话,我相信,这应该是4S店内部培训里面的标准话术。

不过想想也是,以贷款10万元为例,根据4S销售顾问给出的还款计划,36个月,每个月需要分期2991元,总还款额为2991×36=107676元。

7676的利息,直接除10万,3年的确是7.676%。每年的确是2.56%。

账如果这样算,不贷款就是傻子呀!有人可能会感觉不对,但是不明白哪里不对。

尤其现在的汽车销售,特别喜欢打疲劳战,动不动就谈个几个小时,搞得你晕头转向。

说句实话,买车有时候,比买房子还累。等你真的累了,就没精力细算,就会签约刷卡。

这让我叔想到了几个月前,一朋友的吐槽:

实际利率是多少呢?这时候,我又要拿出神器,之前文章反复提到的,IRR内部回报率。

算一算,果不其然,实际是4.86%。

为什么我们通过IRR计算出来年化利率是4.86%呢?

因为这里玩了个套路。

如你房贷,等额本息,每个月还完本息后,下个月的利息,是用剩余本金计算的。

而这个汽车贷款,每个月还完本息后,下个月的利息,是用全部本金计算的。

也就是说,你即使还到最后一个月的利息,也是用全部本金计算的。所以真实利率,比你以为的高了很多。

不会用?现学现卖也是有难度的,其实微信小程序里面就有“内部收益率计算器”,简单直接暴力,4S销售看了会颤抖的小工具。

实际上,后来发现销售顾问那,有张贷款费率表,年利率标的清清楚楚,但就是不和你讲。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即使被忽悠了,可4.86%也不高啊?

别急,这还没完,汽车贷款,还要另外付贷款总额的3%—5%,作为手续费。

个别经销商为了下套,让你感觉到自己赚了,会告诉你,贷款的话,能在车价上再让你1-2个点,听起来比全款要划算。

实际上,在业内,这种手续费,又别成为“砍头息”。感受下砍头息的威力吧:

嗯,一个小游戏,就让你的利率上浮了近50%,优不优秀?

当然,还有个情况,大家一定会忽略,那就是第二和第三年,全款和贷款购买车险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贷款会要求你购买盗抢和自燃险,这也是成本呀!

无利不起早,银行也好,汽车金融公司也好,都是要吃饭赚钱的。

为什么汽车销售顾问强烈推荐你贷款呢?因为每一笔交易他们都能拿到单独的佣金,几百甚至上千元,这个积极性就不一样了。

也许他们真的不知道,什么叫名义利率,什么叫实际利率。据我所知,大部分4S店在进行考核的时候,都有一项叫做”金融渗透率”,会直接影响整个4S店的绩效。

在这里顺带提个醒,广告里经常出现的,所谓一成首付买车,真实年化利率接近17%,恐怖的数字。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无非是想说清楚几件事:

另,4S生意不好做,利润微薄,所以成功的商业模式,就是把买车的当傻逼,搞一套算不清利率的贷款来赚钱?还洋洋得意?

=============================

金三银四,火得不只是楼市,车市最近也有点小回暖。

上周六,朋友想买车,让我陪着去做个参考。

其实就是帮忙砍价,毕竟刀比较快。

看的很是顺利,各种满意,该坐下来谈价格了。

还没等举起屠龙刀,4S的销售就问:要不要贷款?

朋友早就从理财里,把全车款赎回,压根就没考虑过贷款。

“我们不准备贷款”。

销售顾问脸色和话锋,马上就不对了,一副传销的嘴脸,“就算支持一下,小张的工作”。

接下来,就看他表演了。

销售顾问隆重向我们推荐,强调这个车型,目前厂商金融有特别优惠,36个月,一共只要给7.701%的利息。

然后举例,贷款10万,三年总共只要支付7701元的利息。

“三年!三年!三年!等于每年只要2.567%的利息。”

”如果拿着这笔钱去银行随便买个理财,是可以赚到息差的。”

以上都是他的原话,我相信,这应该是4S店内部培训里面的标准话术。

不过想想也是,以贷款10万元为例,根据4S销售顾问给出的还款计划,36个月,每个月需要分期2991元,总还款额为2991×36=107676元。

7676的利息,直接除10万,3年的确是7.676%。每年的确是2.56%。

账如果这样算,不贷款就是傻子呀!有人可能会感觉不对,但是不明白哪里不对。

尤其现在的汽车销售,特别喜欢打疲劳战,动不动就谈个几个小时,搞得你晕头转向。

说句实话,买车有时候,比买房子还累。等你真的累了,就没精力细算,就会签约刷卡。

这让我叔想到了几个月前,一朋友的吐槽:

实际利率是多少呢?这时候,我又要拿出神器,之前文章反复提到的,IRR内部回报率。

算一算,果不其然,实际是4.86%。

为什么我们通过IRR计算出来年化利率是4.86%呢?

因为这里玩了个套路。

如你房贷,等额本息,每个月还完本息后,下个月的利息,是用剩余本金计算的。

而这个汽车贷款,每个月还完本息后,下个月的利息,是用全部本金计算的。

也就是说,你即使还到最后一个月的利息,也是用全部本金计算的。所以真实利率,比你以为的高了很多。

不会用?现学现卖也是有难度的,其实微信小程序里面就有“内部收益率计算器”,简单直接暴力,4S销售看了会颤抖的小工具。

实际上,后来发现销售顾问那,有张贷款费率表,年利率标的清清楚楚,但就是不和你讲。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即使被忽悠了,可4.86%也不高啊?

别急,这还没完,汽车贷款,还要另外付贷款总额的3%—5%,作为手续费。

个别经销商为了下套,让你感觉到自己赚了,会告诉你,贷款的话,能在车价上再让你1-2个点,听起来比全款要划算。

实际上,在业内,这种手续费,又别成为“砍头息”。感受下砍头息的威力吧:

嗯,一个小游戏,就让你的利率上浮了近50%,优不优秀?

当然,还有个情况,大家一定会忽略,那就是第二和第三年,全款和贷款购买车险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贷款会要求你购买盗抢和自燃险,这也是成本呀!

无利不起早,银行也好,汽车金融公司也好,都是要吃饭赚钱的。

为什么汽车销售顾问强烈推荐你贷款呢?因为每一笔交易他们都能拿到单独的佣金,几百甚至上千元,这个积极性就不一样了。

也许他们真的不知道,什么叫名义利率,什么叫实际利率。据我所知,大部分4S店在进行考核的时候,都有一项叫做”金融渗透率”,会直接影响整个4S店的绩效。

在这里顺带提个醒,广告里经常出现的,所谓一成首付买车,真实年化利率接近17%,恐怖的数字。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无非是想说清楚几件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