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确定,既然你问的是提车,那说明你已经是订车的客户,当4S店通知你准备提车的时候,就要和他们确定时间,最好避开周末和一天中午吃饭下午下班的时间。

让销售提前把车准备好,最好让他们准备一个隆重的交车仪式!

因为,第一,周末车管所不上班,你也上不了牌,到时候还要忙活一段时间,太麻烦,提车后再去找销售顾问帮忙也不是太好,毕竟你全款都交了,销售顾问就是大爷了。

第二,为什么要避开周末和一天中午吃饭下午下班的时间,因为周末对销售顾问来说是最忙的时候,对他们来说他们的心思完全不在你订车客户的身上,周末有大量的新客户到店看车,那才是赚钱的门路,你周末提车明显是挡着人家发财啊!

你问我为什么不要一天的中午吃饭时间和下午下班的时间去提车!因为销售顾问也是人啊!饿着肚子交车会让人很烦躁的,当然你准备请销售吃一顿那就另当别论了,但其实这钱是大可不必花出去的。想想你当初砍价的时候为了几百块钱的优惠和销售血战的情景,哎!何苦了!

2、其他附属条款,比如你在不在店里买保险,如果你不准备在4S店买保险,那这个问题一定要准备好!因为保险对新车来说是很重要的,对于新手来说更重要。

如果当时你和销售顾问已经确定了车辆,不用看车的话,4S店答应送你一些精品的话,你可以要求4S店先进行安装施工,避免耽误提车时间,特别像太阳膜、地胶这些项目还是很花时间的(先要和销售顾问确定好,是否能正常上牌,大多数地方像太阳膜等影响车辆外观的项目会影响上牌的)。

如果是要加装电子产品,可以

3、和销售顾问确定是否帮助上牌,具体价格多少。一般新手自己上牌还是很麻烦的,可以让4S店人带你去上牌,价格要问清楚(包括临牌的价格)。

物料准备:

订车合同(如果你告诉我这个丢了,其实也没事的,但正规流程是一定要这个的,4S店财务要合同做账目的);

身份证(车准备上谁的名下就用谁的身份证);

银行卡(一般4S店会限制你刷卡的次数,因为他们要交很高的刷卡费,你刷多了4S店会让销售顾问给你出刷卡的费用,销售顾问又不爽了!)

提车的时候:

会签一大堆的东西,比如说售后保养手册,PDI单,大部分都是销售顾问给你填写,你只需要签个字就可以了,销售顾问为了赶时间,一般都很匆忙,但这个时候你不能慌慌张张,要仔细看看,因为你签过字后,就证明你确定无误了。还有一点有时候销售顾问甚至会填错,我们都见过销售顾问交错车的,把一台车卖给了另外一个人。

要认真仔细按照交接所列内容逐项进行验收,确定没有问题才能签字。一旦用户签字后发现瑕疵,有些质量纠纷很难分清责任。

提车前带齐发票、合格证、保修单、用户手册。查对排汽量、出厂年月、车架号、发动机号,要与说明书上的一致,若不一致,车管所不给办理上牌手续。

现在客户提车,都是已经确定是那台车的,销售一般不会带你去车库选车,当然你有这个需求也可以提出来,这都是可以的。

你到4S店提车,一般销售顾问会直接带你去先交钱,他会以各种理由让你先进全款,因为这样才能保证万无一失,但作为客户你完全可以提车要先看车。

下面进入看车环节。

第二章:车身外部的检查

说实话大部分客户对车辆检测,大部分是对车外观和内饰的检查。

第一步是让经销商将车停放到室外光线充足的地方,洗干净,把防护膜都撕掉。

第二步是远观,围着车身走一圈,仔细查看油漆颜色、全车颜色是否一致(以45度角仔细看发动机罩和车顶平面,因为较汽车侧立面来说,汽车上平面着漆效果最能体现喷漆工艺的水平,也是最容易暴露瑕疵的部位),把容易找出的瑕疵先找出来,而且要多看看车身底部和顶部这些不容易察觉的地方!

第三步是细看,接近车身用较近的距离观察车身漆面有无擦伤、开裂、起泡或锈蚀和划痕以及补过漆的痕迹。用手摸一摸有无修补痕迹,不要被脏物或灰尘遮住残伤痕迹,以此检查是不是测试车。还要查看车门缝隙是否均匀一致(缝隙有的大有的小不说,有些车前车盖都是两边不对称的缝隙),车门开启是否灵活,油漆面有无刮伤,角落边缘有无锈迹等等。查看前后挡风玻璃有无损伤。

另外,还要注意玻璃是不是原配的,玻璃下脚有标记,以免你精心挑选的结果是辆有过事故的车。

内饰同样的道理,有些车做过展车,或者运车的师傅在车里面抽过烟,曾经出现把车的内饰座椅烫出疤痕的。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和4S店商量,要求更换车型,或者你心里觉得也无所谓的小事的也可以尝试要求4S店给个保养或者装饰。

很多文章里很告诉你怎么判断检查是否是事故车。

我想说的是,我真希望我买的是一事故车,最起码在我检查过后确定是事故车也会买。因为如果经销商把事故车当新车卖给客户是双欺诈消费者的,根据三包法,是可以退一赔三的,就是你买个100万的揽胜,可以赔300万给你。这种事情确实划算。

三点海海也介绍下简单判断事故车的方法,因为事故车水很深,真要遇到高手也是没办法的。有机会再讲讲事故车

第一步检查的是发动机舱左右前端、大灯部位金属板有无扳金的痕迹,假如要是有褶皱等,一般就是事故车了。

对于后尾箱左右后端金属板也是如此方法检查。小的剐擦,基本上能处理的天衣无缝,不非常仔细观察看不出来,但事故中如伤及轮胎,只要不换,就没法修补。

打开前盖,检查电瓶、水箱是否泄漏,各部分走线是否合理,有无混乱。检查刹车油和冷却剂是否在厂商规定的MIN和MAX线之间,方向液压油面也应在MIN-MAX之间。检查发动机皮带是否有纵向裂纹。新车电瓶没啥可多看的,只看接头有否腐蚀以及小窗是否绿色就行了。要看各个线头联接情况,是否有晃动等等,注意电瓶接头一般是松的。检查汽车有无(冷却液、润滑液、制动液、电解液及制冷液)泄漏现象,通常可能漏油的部位是发动机的油底壳、变速器和后桥,只要观察一下这些部件的外壳是否有渗漏的油迹,或观察地面车底相对应发动机、变速箱、减振器、水箱、四轮内侧等是否有滴油、滴水的痕迹,即可判明。检查散热器是否有水滴在地面或者散热器下部是否有明显的水滴凝集,用手摸摸散热器底部,若有较多的水份,则可能散热器存在漏水问题。

检查发动机油底壳是否有机油渗漏:检查后桥主减速器壳是否有润滑油渗出;检查转向器(动力转向)是否渗油;检查燃油供给系统,特别是燃油滤清器、各燃油管路是否漏油等。有条件的话将车用举升机抬高至一人高的高度,仔细检查底盘部分是否有漏油和渗油现象,看看悬架部分有无裂纹现象,如果没有条件将车抬高,可晃动车身,观察以上情况,在这种条件下检验时最好将车发动,在运转中检查。(光线暗时,手电可派上用场)

第四章:发动机的检查

检查出厂日期,看看引擎各部分是否干净。然后拉出机油尺,观看机油的容量和清洁度。观察里程表上的公里数,在60(有的说200)公里以下都属于0公里车,但消费者在选购车辆时要眼亮心明,不要相信仪表上的数据,通过观察轮胎的磨损和底盘的清洁程度可以知道,你要的车是否做过样车,还可以看看脚踏板的清洁程度来验证。也可以请有专业知识的人通过观察热车机油的含金属屑量(着车3分钟后熄火,拉出油尺用纸巾擦拭,油黑的淘汰)和轮胎的磨损痕迹来判断是否是“零公里”新车。

第五章:车内检查

1、时间确定,既然你问的是提车,那说明你已经是订车的客户,当4S店通知你准备提车的时候,就要和他们确定时间,最好避开周末和一天中午吃饭下午下班的时间。

让销售提前把车准备好,最好让他们准备一个隆重的交车仪式!

因为,第一,周末车管所不上班,你也上不了牌,到时候还要忙活一段时间,太麻烦,提车后再去找销售顾问帮忙也不是太好,毕竟你全款都交了,销售顾问就是大爷了。

第二,为什么要避开周末和一天中午吃饭下午下班的时间,因为周末对销售顾问来说是最忙的时候,对他们来说他们的心思完全不在你订车客户的身上,周末有大量的新客户到店看车,那才是赚钱的门路,你周末提车明显是挡着人家发财啊!

你问我为什么不要一天的中午吃饭时间和下午下班的时间去提车!因为销售顾问也是人啊!饿着肚子交车会让人很烦躁的,当然你准备请销售吃一顿那就另当别论了,但其实这钱是大可不必花出去的。想想你当初砍价的时候为了几百块钱的优惠和销售血战的情景,哎!何苦了!

2、其他附属条款,比如你在不在店里买保险,如果你不准备在4S店买保险,那这个问题一定要准备好!因为保险对新车来说是很重要的,对于新手来说更重要。

如果当时你和销售顾问已经确定了车辆,不用看车的话,4S店答应送你一些精品的话,你可以要求4S店先进行安装施工,避免耽误提车时间,特别像太阳膜、地胶这些项目还是很花时间的(先要和销售顾问确定好,是否能正常上牌,大多数地方像太阳膜等影响车辆外观的项目会影响上牌的)。

如果是要加装电子产品,可以

3、和销售顾问确定是否帮助上牌,具体价格多少。一般新手自己上牌还是很麻烦的,可以让4S店人带你去上牌,价格要问清楚(包括临牌的价格)。

物料准备:

订车合同(如果你告诉我这个丢了,其实也没事的,但正规流程是一定要这个的,4S店财务要合同做账目的);

身份证(车准备上谁的名下就用谁的身份证);

银行卡(一般4S店会限制你刷卡的次数,因为他们要交很高的刷卡费,你刷多了4S店会让销售顾问给你出刷卡的费用,销售顾问又不爽了!)

提车的时候:

会签一大堆的东西,比如说售后保养手册,PDI单,大部分都是销售顾问给你填写,你只需要签个字就可以了,销售顾问为了赶时间,一般都很匆忙,但这个时候你不能慌慌张张,要仔细看看,因为你签过字后,就证明你确定无误了。还有一点有时候销售顾问甚至会填错,我们都见过销售顾问交错车的,把一台车卖给了另外一个人。

要认真仔细按照交接所列内容逐项进行验收,确定没有问题才能签字。一旦用户签字后发现瑕疵,有些质量纠纷很难分清责任。

提车前带齐发票、合格证、保修单、用户手册。查对排汽量、出厂年月、车架号、发动机号,要与说明书上的一致,若不一致,车管所不给办理上牌手续。

现在客户提车,都是已经确定是那台车的,销售一般不会带你去车库选车,当然你有这个需求也可以提出来,这都是可以的。

你到4S店提车,一般销售顾问会直接带你去先交钱,他会以各种理由让你先进全款,因为这样才能保证万无一失,但作为客户你完全可以提车要先看车。

下面进入看车环节。

第二章:车身外部的检查

说实话大部分客户对车辆检测,大部分是对车外观和内饰的检查。

第一步是让经销商将车停放到室外光线充足的地方,洗干净,把防护膜都撕掉。

第二步是远观,围着车身走一圈,仔细查看油漆颜色、全车颜色是否一致(以45度角仔细看发动机罩和车顶平面,因为较汽车侧立面来说,汽车上平面着漆效果最能体现喷漆工艺的水平,也是最容易暴露瑕疵的部位),把容易找出的瑕疵先找出来,而且要多看看车身底部和顶部这些不容易察觉的地方!

第三步是细看,接近车身用较近的距离观察车身漆面有无擦伤、开裂、起泡或锈蚀和划痕以及补过漆的痕迹。用手摸一摸有无修补痕迹,不要被脏物或灰尘遮住残伤痕迹,以此检查是不是测试车。还要查看车门缝隙是否均匀一致(缝隙有的大有的小不说,有些车前车盖都是两边不对称的缝隙),车门开启是否灵活,油漆面有无刮伤,角落边缘有无锈迹等等。查看前后挡风玻璃有无损伤。

另外,还要注意玻璃是不是原配的,玻璃下脚有标记,以免你精心挑选的结果是辆有过事故的车。

内饰同样的道理,有些车做过展车,或者运车的师傅在车里面抽过烟,曾经出现把车的内饰座椅烫出疤痕的。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和4S店商量,要求更换车型,或者你心里觉得也无所谓的小事的也可以尝试要求4S店给个保养或者装饰。

很多文章里很告诉你怎么判断检查是否是事故车。

我想说的是,我真希望我买的是一事故车,最起码在我检查过后确定是事故车也会买。因为如果经销商把事故车当新车卖给客户是双欺诈消费者的,根据三包法,是可以退一赔三的,就是你买个100万的揽胜,可以赔300万给你。这种事情确实划算。

三点海海也介绍下简单判断事故车的方法,因为事故车水很深,真要遇到高手也是没办法的。有机会再讲讲事故车

第一步检查的是发动机舱左右前端、大灯部位金属板有无扳金的痕迹,假如要是有褶皱等,一般就是事故车了。

对于后尾箱左右后端金属板也是如此方法检查。小的剐擦,基本上能处理的天衣无缝,不非常仔细观察看不出来,但事故中如伤及轮胎,只要不换,就没法修补。

打开前盖,检查电瓶、水箱是否泄漏,各部分走线是否合理,有无混乱。检查刹车油和冷却剂是否在厂商规定的MIN和MAX线之间,方向液压油面也应在MIN-MAX之间。检查发动机皮带是否有纵向裂纹。新车电瓶没啥可多看的,只看接头有否腐蚀以及小窗是否绿色就行了。要看各个线头联接情况,是否有晃动等等,注意电瓶接头一般是松的。检查汽车有无(冷却液、润滑液、制动液、电解液及制冷液)泄漏现象,通常可能漏油的部位是发动机的油底壳、变速器和后桥,只要观察一下这些部件的外壳是否有渗漏的油迹,或观察地面车底相对应发动机、变速箱、减振器、水箱、四轮内侧等是否有滴油、滴水的痕迹,即可判明。检查散热器是否有水滴在地面或者散热器下部是否有明显的水滴凝集,用手摸摸散热器底部,若有较多的水份,则可能散热器存在漏水问题。

检查发动机油底壳是否有机油渗漏:检查后桥主减速器壳是否有润滑油渗出;检查转向器(动力转向)是否渗油;检查燃油供给系统,特别是燃油滤清器、各燃油管路是否漏油等。有条件的话将车用举升机抬高至一人高的高度,仔细检查底盘部分是否有漏油和渗油现象,看看悬架部分有无裂纹现象,如果没有条件将车抬高,可晃动车身,观察以上情况,在这种条件下检验时最好将车发动,在运转中检查。(光线暗时,手电可派上用场)

第四章:发动机的检查

检查出厂日期,看看引擎各部分是否干净。然后拉出机油尺,观看机油的容量和清洁度。观察里程表上的公里数,在60(有的说200)公里以下都属于0公里车,但消费者在选购车辆时要眼亮心明,不要相信仪表上的数据,通过观察轮胎的磨损和底盘的清洁程度可以知道,你要的车是否做过样车,还可以看看脚踏板的清洁程度来验证。也可以请有专业知识的人通过观察热车机油的含金属屑量(着车3分钟后熄火,拉出油尺用纸巾擦拭,油黑的淘汰)和轮胎的磨损痕迹来判断是否是“零公里”新车。

第五章:车内检查

这种敲敲摸摸就知道车好不好的办法简单直接,难怪外国友人都说“至少领先我们五十年”。不过砖叔要负责任地告诉你,这样根本不科学!怎么才叫科学看车?好好学习砖叔的攻略吧!

一般去展厅看车,即使不开动就可以了解个大概,具体怎么看?先从外观看起!很多人以为看外观就看设计好不好看,其实不然。毕竟好不好看又怎么样?媳妇说不好看你就别想着买了!

首先,对离地间隙敏感的人,可以蹲下来看看底盘最低处离地面究竟多大,然后估摸一下底盘高度可不可以应付自己的日常路况。

然后,对做工敏感的人可以对比车身两侧接缝的大小,例如后备厢两侧、引擎盖两侧、两侧翼子板。一般来说,做工好的车左右两侧接缝小而且两边宽度几乎相同。

看完这三点,就可以看内饰了。相信大家都会留意材质,不过同价位的车用的材质水平差别不大。不要指望7、8万的车会有多好的皮,想要多点软质材料?多添点毛爷爷才是正道!

先从大家最关心的空间说起吧!很多人看重后排空间,但首先得从前排开始看!调整到最合适的坐姿是第一件必须做的事,然后感觉一下座椅适不适合自己的体型。有些车腰部支撑性很差,如果有跑经常长途的需要就果断放弃吧。还有的车座椅宽度不足,体型偏胖的人要慎重考虑。

第二件必须做的事是调整方向盘,在调整好坐姿的前提下看看方向盘能不能调整到自己舒服的位置。很多10万元以下的车,方向盘只有高度调节,没有前后调节功能,对于坐姿靠后的高个子来说相当不友好。如果手臂需要伸得很长,操作不方便而且还不舒服,也果断放弃吧!

视野也是重点考察的对象,尤其对于新手来说。可以把座椅调到最高,看看能不能看到车头的位置。

千万别忘了三个后视镜的视野!有的车外后视镜视野范围很小,或者车身向外抛的宽度很大,这样都很不利于观察。然后一定要观察一下,能不能通过内后视镜看到整个后窗,还有后排座椅的头枕会不会很挡视线。

然后下车去后排左侧座椅吧!既然驾驶座已经调整好,这时后排左侧就是实际空间了。不过,砖叔觉得,后排头部空间比腿部空间要更重要。有些车为了造型更流线,牺牲了一些后排头部空间,坐上去很容易顶头,所以一定要好好体验一下后排头部有没有压抑感。

如果你的后排经常载人,后排坐起来舒不舒服就得重点体验。首先,看看座垫够不够长、会不会很低。右图上的座垫明显不够长,大腿有一部分悬空,承托不足。如果座垫很低,大腿不能与座垫齐平,只能保持一个锐角,长时间乘坐会很累。

千万别忘了观察一下后排视野。有的车为了照顾造型,腰线很高,车窗很小。这时候坐在后排会感觉很压抑,也特别容易晕车。

现在大家都离不开手机,车上的USB接口是否足够就显得很必要了。如果后排经常载人,你的车后排又有USB接口,乘客肯定更开心。

一部车好不好开,还是得通过试驾来了解。砖叔建议不要去一些汽车园里的4S店,因为很有可能只能绕园区小范围试驾,并不能试出什么来。

对于南方用户来说,首先要试的必须是空调!如果是个大热天就最好了,试试看制冷效果如何,能不能快速地把车厢的温度降下来。

如果你是新手,希望买一部配备倒车影像的车,还可以先挂倒车挡,看看倒车影像的质量。如果泊车的引导线能有随动功能,那就更好用了。

然后就开起来吧!如果你试驾的是一部手动挡的车型,可以重点体验一下它的挡位好不好挂,以及离合好不好控制。如果离合结合点模糊,路况比较拥堵的朋友们就要慎重考虑了。

自动挡车型如何体验?首先当然得看它的动力响应了。可以在一个比较低速的情况下(大概30km/h左右),突然把油门踩到底,看看变速箱响应快不快、有没有明显的顿挫感。

如果你试驾的是一部双离合的车,能在拥堵路况下体验一下那就最好不过了。有些双离合车型,堵车的时候体验很差,1、2挡之间切换顿挫明显,跟车的时候还会有一种强烈“拽住”的感觉。

另外,刹车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车刹车非常虚,前段虚位很大,即使踩得很深刹车力度还是不足,很容易给人刹不住的感觉(例如某些哈弗车型),不建议考虑。

至于车减震如何,则可以通过碾压井盖、减速带等障碍物来试。追求舒适性的朋友们,如果感觉到车在经过坑洼的时候非常生硬,车内震动明显,那也可以放弃这部车了。

最后是转向。一般来说,所有车的转向指向性都没太大问题,不过虚位的大小略有不同。有的车中间虚位很小,转向又很轻,比较适合在城区使用,跑高速的时候转向会比较不稳定,要特别留意。

另外,如果车主要是媳妇开,那就得试一下转向会不会太重。可以在最后试试看原地打方向,如果方向盘太难转动起来,果断放弃吧!不然媳妇会不开心的……

有车以后
· 优质评测导购类创作者

评论·0

热门资讯

这种敲敲摸摸就知道车好不好的办法简单直接,难怪外国友人都说“至少领先我们五十年”。不过砖叔要负责任地告诉你,这样根本不科学!怎么才叫科学看车?好好学习砖叔的攻略吧!

一般去展厅看车,即使不开动就可以了解个大概,具体怎么看?先从外观看起!很多人以为看外观就看设计好不好看,其实不然。毕竟好不好看又怎么样?媳妇说不好看你就别想着买了!

首先,对离地间隙敏感的人,可以蹲下来看看底盘最低处离地面究竟多大,然后估摸一下底盘高度可不可以应付自己的日常路况。

然后,对做工敏感的人可以对比车身两侧接缝的大小,例如后备厢两侧、引擎盖两侧、两侧翼子板。一般来说,做工好的车左右两侧接缝小而且两边宽度几乎相同。

看完这三点,就可以看内饰了。相信大家都会留意材质,不过同价位的车用的材质水平差别不大。不要指望7、8万的车会有多好的皮,想要多点软质材料?多添点毛爷爷才是正道!

先从大家最关心的空间说起吧!很多人看重后排空间,但首先得从前排开始看!调整到最合适的坐姿是第一件必须做的事,然后感觉一下座椅适不适合自己的体型。有些车腰部支撑性很差,如果有跑经常长途的需要就果断放弃吧。还有的车座椅宽度不足,体型偏胖的人要慎重考虑。

第二件必须做的事是调整方向盘,在调整好坐姿的前提下看看方向盘能不能调整到自己舒服的位置。很多10万元以下的车,方向盘只有高度调节,没有前后调节功能,对于坐姿靠后的高个子来说相当不友好。如果手臂需要伸得很长,操作不方便而且还不舒服,也果断放弃吧!

视野也是重点考察的对象,尤其对于新手来说。可以把座椅调到最高,看看能不能看到车头的位置。

千万别忘了三个后视镜的视野!有的车外后视镜视野范围很小,或者车身向外抛的宽度很大,这样都很不利于观察。然后一定要观察一下,能不能通过内后视镜看到整个后窗,还有后排座椅的头枕会不会很挡视线。

然后下车去后排左侧座椅吧!既然驾驶座已经调整好,这时后排左侧就是实际空间了。不过,砖叔觉得,后排头部空间比腿部空间要更重要。有些车为了造型更流线,牺牲了一些后排头部空间,坐上去很容易顶头,所以一定要好好体验一下后排头部有没有压抑感。

如果你的后排经常载人,后排坐起来舒不舒服就得重点体验。首先,看看座垫够不够长、会不会很低。右图上的座垫明显不够长,大腿有一部分悬空,承托不足。如果座垫很低,大腿不能与座垫齐平,只能保持一个锐角,长时间乘坐会很累。

千万别忘了观察一下后排视野。有的车为了照顾造型,腰线很高,车窗很小。这时候坐在后排会感觉很压抑,也特别容易晕车。

现在大家都离不开手机,车上的USB接口是否足够就显得很必要了。如果后排经常载人,你的车后排又有USB接口,乘客肯定更开心。

一部车好不好开,还是得通过试驾来了解。砖叔建议不要去一些汽车园里的4S店,因为很有可能只能绕园区小范围试驾,并不能试出什么来。

对于南方用户来说,首先要试的必须是空调!如果是个大热天就最好了,试试看制冷效果如何,能不能快速地把车厢的温度降下来。

如果你是新手,希望买一部配备倒车影像的车,还可以先挂倒车挡,看看倒车影像的质量。如果泊车的引导线能有随动功能,那就更好用了。

然后就开起来吧!如果你试驾的是一部手动挡的车型,可以重点体验一下它的挡位好不好挂,以及离合好不好控制。如果离合结合点模糊,路况比较拥堵的朋友们就要慎重考虑了。

自动挡车型如何体验?首先当然得看它的动力响应了。可以在一个比较低速的情况下(大概30km/h左右),突然把油门踩到底,看看变速箱响应快不快、有没有明显的顿挫感。

如果你试驾的是一部双离合的车,能在拥堵路况下体验一下那就最好不过了。有些双离合车型,堵车的时候体验很差,1、2挡之间切换顿挫明显,跟车的时候还会有一种强烈“拽住”的感觉。

另外,刹车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车刹车非常虚,前段虚位很大,即使踩得很深刹车力度还是不足,很容易给人刹不住的感觉(例如某些哈弗车型),不建议考虑。

至于车减震如何,则可以通过碾压井盖、减速带等障碍物来试。追求舒适性的朋友们,如果感觉到车在经过坑洼的时候非常生硬,车内震动明显,那也可以放弃这部车了。

最后是转向。一般来说,所有车的转向指向性都没太大问题,不过虚位的大小略有不同。有的车中间虚位很小,转向又很轻,比较适合在城区使用,跑高速的时候转向会比较不稳定,要特别留意。

另外,如果车主要是媳妇开,那就得试一下转向会不会太重。可以在最后试试看原地打方向,如果方向盘太难转动起来,果断放弃吧!不然媳妇会不开心的……

有车以后 · 优质评测导购类创作者

评论·0

热门资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