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问大家,冬天来了,各位检查车上的防冻液了吗?还有,防冻液能不能混用?什么时候换?4S店大肆宣传的无水防冻液是啥?

今天咱就聊聊爱车防冻液的那点事。

防冻液是啥?冬天还要加吗?

防冻液、冷却液说的都是一回事儿,就是在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循环的有防冻防沸功能的冷却介质,作用就是给发动机降温。

说到降温,有些人会问,防冻液那是夏天用的吧,冬天那么冷,发动机应该不用降温了吧?

这您可能就不大了解发动机了。

虽说我们接触的室外温度有时能到零下十几℃甚至几十度℃。但对发动机来说,85℃-105℃左右的才是它的最佳工作温度。

所以说,冬天缺少防冻液,发动机照样会高温,而防冻液性能降低,流动性差或结冰也会影响散热,还是会导致发动机高温。

不换防冻液的危害是什么?

咱说说最坏的情况,那就是防冻液缺失或失效。这种情况最为常见,多出现在5、6年没检查更换过防冻液的车上。

比如你打开机舱盖,发现防冻液位没问题,但行驶中发动机经常高温。这种情况下,防冻液可能已经失效。

这还好,假设发动机温度传感器也恰巧出现问题,你在不知情状态下还继续行驶,那到最后,熄火、拉缸都有可能发生,直接报废发动机。

所以,像玻璃水一样的防冻液看似无妨,实则非常重要。

防冻液是加是换?

一般来说,我们定期加注防冻液就够了。保养时,注意查看防冻液的液面高度,保证液面处在低限(min)和高限(max)之间即可,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

对普通或长效防冻液来说,其总量会随着使用时间降低,因为在发动机散热循环过程中,会存在水分蒸发的情况,所以我们要定期加注防冻液。一般来说,我们去4S店保养时,店家如果检查出液面高度不够,会免费帮你增加。

报警后也要及时加注防冻液

什么时候换

但防冻液用久了也要换,因为防冻液也有效期,普通防冻液一般效期在2~3年左右。

有些车型的保养手册会说明防冻液的更换周期,比如2年或4万公里,这其中,大家一定参考年份值而不是里程值。

还有一些长效防冻液,效期和更换周期都比较长,通常都在3年以上,当然,价格相应也要贵上一些。

要注意的是,或许使用超过年限的防冻液发动机也没高温报警,但其实,此时防冻液的性能已经下降,没出现问题可能只是因为用车环境没那么恶劣,运气好而已。所以谨慎起见,最好还是尽快换掉吧。

毕竟价格也不高,自己买好防冻液(4L)去修理店换的话连工时费加材料不到200元,当然,去4S店的话,连工时的价格可能就要翻一翻咯。

当心防冻液增多!

如果出现防冻液增多的情况,那就一定要注意了!首先,我们要在冷车状态下确认防冻液的液面高度。因为热车状态下,防冻液温度过高,液面会正常上涨,这时液面高度不准确。

但是,如果在冷车状态下发现冷却液注水壶液面上涨,那可能是因为有其它物质掺入到了水循环系统中。

一般来说,散热循环为闭环,如果发现副水壶液面有油液漂浮,多半是有机油渗入到冷却系统,这可能会直接导致水道的堵塞。

而导致机油渗入水道的原因主要因为缸垫老化出现破损,俗称“呲了”。所以,出现这样情况,应该及时前往修理厂开缸检查缸垫受损情况。

除了这种情况,还有一些比如散热水路堵塞,水泵发生水蚀、锈蚀导致水循环不畅等原因也有可能造成这种情况,不过这时发动机通常已经高温了。

不同颜色不能混用

其实,不同的防冻液分别有几种主要组成溶剂,比如乙二醇(绿色)、丙二醇(红色)、二甘醇(蓝色)等。将它们按30%~60%不等的比例兑蒸馏水就成了防冻液,相应的,浓度越高,冰点越低。

比如东北等极寒地区能买到浓度70%左右的防冻液,这种浓度下,防冻液的冰点能到-68℃,再高的话,流动性会下降,影响散热效果。

另外,大家可能会发现,不同车型或品牌的防冻液颜色不同。这其中还因为加入了不同的着色剂来区分不同溶剂或品牌。

也就是说,厂家从颜色上就提示大家禁止混加防冻液,尤其是不同色的。另外,相同颜色、不同品牌的防冻液也尽量别混用。

因为不同品牌防冻液间的稳定剂、除锈剂等添加剂调配不同,混加容易造成沸点下降、冰点提高、乳化,也会导致堵塞水道。

先问问大家,冬天来了,各位检查车上的防冻液了吗?还有,防冻液能不能混用?什么时候换?4S店大肆宣传的无水防冻液是啥?

今天咱就聊聊爱车防冻液的那点事。

防冻液是啥?冬天还要加吗?

防冻液、冷却液说的都是一回事儿,就是在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循环的有防冻防沸功能的冷却介质,作用就是给发动机降温。

说到降温,有些人会问,防冻液那是夏天用的吧,冬天那么冷,发动机应该不用降温了吧?

这您可能就不大了解发动机了。

虽说我们接触的室外温度有时能到零下十几℃甚至几十度℃。但对发动机来说,85℃-105℃左右的才是它的最佳工作温度。

所以说,冬天缺少防冻液,发动机照样会高温,而防冻液性能降低,流动性差或结冰也会影响散热,还是会导致发动机高温。

不换防冻液的危害是什么?

咱说说最坏的情况,那就是防冻液缺失或失效。这种情况最为常见,多出现在5、6年没检查更换过防冻液的车上。

比如你打开机舱盖,发现防冻液位没问题,但行驶中发动机经常高温。这种情况下,防冻液可能已经失效。

这还好,假设发动机温度传感器也恰巧出现问题,你在不知情状态下还继续行驶,那到最后,熄火、拉缸都有可能发生,直接报废发动机。

所以,像玻璃水一样的防冻液看似无妨,实则非常重要。

防冻液是加是换?

一般来说,我们定期加注防冻液就够了。保养时,注意查看防冻液的液面高度,保证液面处在低限(min)和高限(max)之间即可,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

对普通或长效防冻液来说,其总量会随着使用时间降低,因为在发动机散热循环过程中,会存在水分蒸发的情况,所以我们要定期加注防冻液。一般来说,我们去4S店保养时,店家如果检查出液面高度不够,会免费帮你增加。

报警后也要及时加注防冻液

什么时候换

但防冻液用久了也要换,因为防冻液也有效期,普通防冻液一般效期在2~3年左右。

有些车型的保养手册会说明防冻液的更换周期,比如2年或4万公里,这其中,大家一定参考年份值而不是里程值。

还有一些长效防冻液,效期和更换周期都比较长,通常都在3年以上,当然,价格相应也要贵上一些。

要注意的是,或许使用超过年限的防冻液发动机也没高温报警,但其实,此时防冻液的性能已经下降,没出现问题可能只是因为用车环境没那么恶劣,运气好而已。所以谨慎起见,最好还是尽快换掉吧。

毕竟价格也不高,自己买好防冻液(4L)去修理店换的话连工时费加材料不到200元,当然,去4S店的话,连工时的价格可能就要翻一翻咯。

当心防冻液增多!

如果出现防冻液增多的情况,那就一定要注意了!首先,我们要在冷车状态下确认防冻液的液面高度。因为热车状态下,防冻液温度过高,液面会正常上涨,这时液面高度不准确。

但是,如果在冷车状态下发现冷却液注水壶液面上涨,那可能是因为有其它物质掺入到了水循环系统中。

一般来说,散热循环为闭环,如果发现副水壶液面有油液漂浮,多半是有机油渗入到冷却系统,这可能会直接导致水道的堵塞。

而导致机油渗入水道的原因主要因为缸垫老化出现破损,俗称“呲了”。所以,出现这样情况,应该及时前往修理厂开缸检查缸垫受损情况。

除了这种情况,还有一些比如散热水路堵塞,水泵发生水蚀、锈蚀导致水循环不畅等原因也有可能造成这种情况,不过这时发动机通常已经高温了。

不同颜色不能混用

其实,不同的防冻液分别有几种主要组成溶剂,比如乙二醇(绿色)、丙二醇(红色)、二甘醇(蓝色)等。将它们按30%~60%不等的比例兑蒸馏水就成了防冻液,相应的,浓度越高,冰点越低。

比如东北等极寒地区能买到浓度70%左右的防冻液,这种浓度下,防冻液的冰点能到-68℃,再高的话,流动性会下降,影响散热效果。

另外,大家可能会发现,不同车型或品牌的防冻液颜色不同。这其中还因为加入了不同的着色剂来区分不同溶剂或品牌。

也就是说,厂家从颜色上就提示大家禁止混加防冻液,尤其是不同色的。另外,相同颜色、不同品牌的防冻液也尽量别混用。

因为不同品牌防冻液间的稳定剂、除锈剂等添加剂调配不同,混加容易造成沸点下降、冰点提高、乳化,也会导致堵塞水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