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地在唐山的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258.SH,下称“庞大”)的命运令人嘘唏。作为国内汽车经销商行业曾经的老大、4S店之王,庞大经历2019年破产重整后,目前“自救”之路依然坎坷。今年上半年,庞大业绩受到重创,净利润预减九成以上,离重整人的预期相差甚远。

庞大销售网络遍布全国。7月22日上午10点,烈日当空,第一财经记者走访了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石壁街创源路的庞大汽车园,这里显得有点冷清,其三个销售店分别是一汽-大众销售中心、奥迪销售中心以及庞大新能源。在一汽-大众销售中心,大厅内停放着6辆不同款式的汽车,此时尚未有客人光顾。一位工作人员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和疫情前相比,现在购车的客户相对少,迈腾车型一个月大概销售10多辆,店里的还有新能源汽车,每月销量也是10多辆。

“顾客下完订单后,燃油车在几天内就可以交车。新能源汽车则需要的时间长一些,大概一个月左右。价格可以优惠一两万元。”上述工作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和一汽-大众销售中心的冷清不同的是,在奥迪销售中心,大厅内停放着十几辆不同款式的汽车,有数名客人正在看车或询价。这里的销售人员也向记者表示,相对于疫情前,目前销量的确有所减少。“奥迪A6车型一个月可以卖10多辆,Q7的话,一个月也就两辆。目前Q7的价格可以优惠7万元。”他说。

因客流量较少,庞大汽车园多款新车皆在打折促销。

史杰(化名)在汽车经销商圈子里深耕多年,曾经与庞大一些内部人士打过交道,他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称,庞大一度倒下,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其曾“不务正业”频频拿地,重资产是导致此前资金链断裂的原因之一,还有其对汽车销售网点管理比较松散,难以适应从“躺着赚钱”到残酷竞争的转变。而经过破产重整的庞大,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很难东山再起。

不仅是庞大遇到冲击,今年大多数经销商日子都不好过。除了疫情冲击之外,与汽车产品、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等方面正快速变化也有关。在史杰看来,传统经销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4S店数量将会进一步收缩。

庞大持续卖资产自救

7月15日,庞大发布2022 年半年度业绩预减公告称,公司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55,266.49 万元至 56,266.49 万元,同比下降 94.85%至 96.57%;预计 2022 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 6,980.16 万元至 7,980.16 万元,同比下降 60.42%至 69.08%。

2021年上半年,庞大的净利润为58,266.49 万元,扣非净利润为-11,552.84 万元。庞大方面称,今年上半年业绩预减的原因,一方面是营业收入同比有所下降,销售毛利率呈下降态势,导致扣非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是处置子公司股权所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金额较上年同期减少。

就在上个月,庞大发布关于出售子公司股权抵偿债务的公告,将向天津中原星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原星”)转让其持有的沧州庞大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沧州实业”)100%的股权,转让价款为3.42亿元。沧州实业无实际经营业务,但持有土地使用权和房产资源。此次交易预计给公司带来收益约1.95亿元。

庞大表示,公司将目标股权进行转让处置将用于抵偿公司旗下子公司与受让方之关联方北星(天津)汽车有限公司的借款,降低了负债,减轻了负担,符合公司整合资源、盘活资产的整体规划,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和股东利益。

近年来,庞大频频出售资产救急。2020年底,庞大先以6400万元出售子公司内蒙古鹏顺汽车名下土地及地上建筑物。数日后,该公司又将滨州、淄博、秦皇岛等地的5家汽车销售子公司的全部股权打包,以5.71亿元的价格出售给中原星。

2021年,庞大资产处置节奏加快。据庞大发布的公告,3月,公司以6719万元处置洛阳子公司的一块土地;4月拟以6.55亿元出售中冀乐业(北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6月拟以2.7亿元的价格出售子公司自贡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

庞大此前曾陷入严重亏损,资金链一度断裂,2018年~2019年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8.4亿元、-40.52亿元。庞大拥有绝对控制权的冀东丰在2019年5月13日表示,因庞大1700万元债务到期且明显丧失清偿能力,该公司向法院提请对庞大进行破产重整。

随后,庞大掌门人庞庆华出局。2019年12月,庞大完成重整,深商集团总裁黄继宏成为庞大集团实际控制人。深商集团、国民运力及元维资产组成的重整人承诺,庞大2020年、2021年、2022年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亿元、11亿元、17亿元,或2020年、2021年、2022年的净利润合计达到35亿元。

不过,即便频频变卖资产,庞大的业绩仍远不如重整人当年的预期。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庞大净利润分别为5.80亿元和8.98亿元。

近几年,由于车市调整叠加疫情冲击,庞大不断收缩经营网点数量。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03年3月3日的庞大,在2010年时是中国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鼎盛时期的网点数量曾达到1439家,但随后不断减少,2018年降至806家。破产重整后的庞大,其经营网点数量依然在缩减。2019年~2021年,庞大经营网点数量分别为402家、329家和283家。

4S店利润有多少?

7月14日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了“2022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该榜单以汽车经销商2021年度营业收入为依据进行排序。庞大以286.33亿元营业收入排在第17位,与榜首的中升集团(1751.03亿元)差距较大。

庞大主营业务为汽车经销及维修、养护。然而,如果不是靠频频卖资产,庞大2021年依然未走出亏损的泥沼。庞大去年净利润率为3.12%,但值得注意的是,庞大因股权转让事宜产生的投资收益就达14.18亿元,其扣非净利润为-3.89亿元,同比减少308.48%,扣非净利润率为-1.36%。

庞大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大多数中国传统汽车经销商的困境。

“从出厂价到厂商指导价,燃油车厂家往往给经销商预留6%左右的利润空间,新能源车厂家的是10%左右。早些年,车市竞争没那么激烈,卖一辆燃油车能够赚一两万辆甚至更多,但近年随着竞争加剧,仅有少数热销车型可以赚万元以上,许多经销商让利促销,有些不好卖的车型,经销商将利润空间全部让出去,甚至为了冲业绩而亏钱卖车。不同车企对经销商完成预期目标以及对超额售出新车的奖励存在差异,这块在经销商圈子里则属于商业秘密。” 史杰如是说。

一家4S店的建筑面积动辄4000~5000平方米,员工往往有一两百人。史杰谈到,每家4S店运营成本以及利润有所不同,因为不同城市土地租赁费、人工费等有所区别,即使是地租,不同时期拿也是有区别的。例如在广州地租较贵的地方,一般标准4S店每个月的所有运营成本差不多近100万元,如果是豪华车品牌,4S店面积可能会更大,有的超过1万平方米,运营成本则更高些。

一家新能源车企相关负责人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的经销商的毛利率应该在10%以内,而在燃油车领域,广汽丰田的新车销售毛利率在5%左右,基本上算是最高的了,目前其他燃油车品牌许多经销商的新车销售毛利率基本上是零甚至是负的。

史杰称,整体来看,经销商集团百强目前的净利润率一般不超过2%,而毛利率由于成本是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各家差异比较大。

“早期,庞大抓住了中国车市高速增长的黄金期,靠粗放型扩张迅速发展起来,但近年来车市发生结构性调整,由增量市场变为存量市场,尤其是一线等市场,换购占比越来越大,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明显提高。整个市场都在骤变中,不仅是庞大,绝大多数经销商集团都处于行业变革的阵痛中,以及正在寻找突围的路径。” 史杰如此认为。

2009年,我国首次提出了购置税减征政策,叠加“汽车下乡”政策,我国乘用车销量当年首次突破千万辆,同比增长53%,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并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2017年,我国汽车销量达到最高的峰值2887.89万辆,随后跌跌不休。直至2021年,我国汽车销量增长3.8%达到2627.5万辆,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趋势。不过,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销量不尽如人意,同比下跌6.6%至1205.7万辆。

随着市场结构性调整、竞争加剧以及疫情冲击,汽车经销商的暴利时代已结束,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汽车换道过程中“颠簸”。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调查报告,在2020年上半年,汽车行业受到疫情重创,实现销量增长的经销商比例仅为21.5%,其中有60%的经销商为豪华/进口品牌经销商;经销商亏损面也在扩大,38.3%经销商出现亏损;经销商在2019年新车毛利率首次为负之后,2020上半年新车毛利率进一步下降至负3.5%。由于压力陡增,经销商维权与退网事件也不断上演,2020年上半年乘用车经销商总数为2.98万家,较2019年底数量减少0.7%,其中,新增授权4S店为824家,退网4S店的数量则达到1019家。

2021年,随着车市复苏,终端优惠幅度收窄,超过半数经销商实现盈利,盈利面上升至53.8%,亏损面下降至17.5%。此外,有七成经销商完成了全年任务指标的80%以上,完成全年销量目标的经销商占比为29.4%。不过,这一势头并未延续。2022年上半年,按计划完成半年销量任务的经销商不足一成,销量任务完成率在70%的经销商也只占四成左右。今年上半年,经销商普遍面临单车利润减少、业绩下滑、资金周转较慢等问题。

注册地在唐山的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258.SH,下称“庞大”)的命运令人嘘唏。作为国内汽车经销商行业曾经的老大、4S店之王,庞大经历2019年破产重整后,目前“自救”之路依然坎坷。今年上半年,庞大业绩受到重创,净利润预减九成以上,离重整人的预期相差甚远。

庞大销售网络遍布全国。7月22日上午10点,烈日当空,第一财经记者走访了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石壁街创源路的庞大汽车园,这里显得有点冷清,其三个销售店分别是一汽-大众销售中心、奥迪销售中心以及庞大新能源。在一汽-大众销售中心,大厅内停放着6辆不同款式的汽车,此时尚未有客人光顾。一位工作人员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和疫情前相比,现在购车的客户相对少,迈腾车型一个月大概销售10多辆,店里的还有新能源汽车,每月销量也是10多辆。

“顾客下完订单后,燃油车在几天内就可以交车。新能源汽车则需要的时间长一些,大概一个月左右。价格可以优惠一两万元。”上述工作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和一汽-大众销售中心的冷清不同的是,在奥迪销售中心,大厅内停放着十几辆不同款式的汽车,有数名客人正在看车或询价。这里的销售人员也向记者表示,相对于疫情前,目前销量的确有所减少。“奥迪A6车型一个月可以卖10多辆,Q7的话,一个月也就两辆。目前Q7的价格可以优惠7万元。”他说。

因客流量较少,庞大汽车园多款新车皆在打折促销。

史杰(化名)在汽车经销商圈子里深耕多年,曾经与庞大一些内部人士打过交道,他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称,庞大一度倒下,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其曾“不务正业”频频拿地,重资产是导致此前资金链断裂的原因之一,还有其对汽车销售网点管理比较松散,难以适应从“躺着赚钱”到残酷竞争的转变。而经过破产重整的庞大,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很难东山再起。

不仅是庞大遇到冲击,今年大多数经销商日子都不好过。除了疫情冲击之外,与汽车产品、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等方面正快速变化也有关。在史杰看来,传统经销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4S店数量将会进一步收缩。

庞大持续卖资产自救

7月15日,庞大发布2022 年半年度业绩预减公告称,公司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55,266.49 万元至 56,266.49 万元,同比下降 94.85%至 96.57%;预计 2022 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 6,980.16 万元至 7,980.16 万元,同比下降 60.42%至 69.08%。

2021年上半年,庞大的净利润为58,266.49 万元,扣非净利润为-11,552.84 万元。庞大方面称,今年上半年业绩预减的原因,一方面是营业收入同比有所下降,销售毛利率呈下降态势,导致扣非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是处置子公司股权所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金额较上年同期减少。

就在上个月,庞大发布关于出售子公司股权抵偿债务的公告,将向天津中原星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原星”)转让其持有的沧州庞大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沧州实业”)100%的股权,转让价款为3.42亿元。沧州实业无实际经营业务,但持有土地使用权和房产资源。此次交易预计给公司带来收益约1.95亿元。

庞大表示,公司将目标股权进行转让处置将用于抵偿公司旗下子公司与受让方之关联方北星(天津)汽车有限公司的借款,降低了负债,减轻了负担,符合公司整合资源、盘活资产的整体规划,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和股东利益。

近年来,庞大频频出售资产救急。2020年底,庞大先以6400万元出售子公司内蒙古鹏顺汽车名下土地及地上建筑物。数日后,该公司又将滨州、淄博、秦皇岛等地的5家汽车销售子公司的全部股权打包,以5.71亿元的价格出售给中原星。

2021年,庞大资产处置节奏加快。据庞大发布的公告,3月,公司以6719万元处置洛阳子公司的一块土地;4月拟以6.55亿元出售中冀乐业(北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6月拟以2.7亿元的价格出售子公司自贡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

庞大此前曾陷入严重亏损,资金链一度断裂,2018年~2019年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8.4亿元、-40.52亿元。庞大拥有绝对控制权的冀东丰在2019年5月13日表示,因庞大1700万元债务到期且明显丧失清偿能力,该公司向法院提请对庞大进行破产重整。

随后,庞大掌门人庞庆华出局。2019年12月,庞大完成重整,深商集团总裁黄继宏成为庞大集团实际控制人。深商集团、国民运力及元维资产组成的重整人承诺,庞大2020年、2021年、2022年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亿元、11亿元、17亿元,或2020年、2021年、2022年的净利润合计达到35亿元。

不过,即便频频变卖资产,庞大的业绩仍远不如重整人当年的预期。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庞大净利润分别为5.80亿元和8.98亿元。

近几年,由于车市调整叠加疫情冲击,庞大不断收缩经营网点数量。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03年3月3日的庞大,在2010年时是中国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鼎盛时期的网点数量曾达到1439家,但随后不断减少,2018年降至806家。破产重整后的庞大,其经营网点数量依然在缩减。2019年~2021年,庞大经营网点数量分别为402家、329家和283家。

4S店利润有多少?

7月14日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了“2022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该榜单以汽车经销商2021年度营业收入为依据进行排序。庞大以286.33亿元营业收入排在第17位,与榜首的中升集团(1751.03亿元)差距较大。

庞大主营业务为汽车经销及维修、养护。然而,如果不是靠频频卖资产,庞大2021年依然未走出亏损的泥沼。庞大去年净利润率为3.12%,但值得注意的是,庞大因股权转让事宜产生的投资收益就达14.18亿元,其扣非净利润为-3.89亿元,同比减少308.48%,扣非净利润率为-1.36%。

庞大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大多数中国传统汽车经销商的困境。

“从出厂价到厂商指导价,燃油车厂家往往给经销商预留6%左右的利润空间,新能源车厂家的是10%左右。早些年,车市竞争没那么激烈,卖一辆燃油车能够赚一两万辆甚至更多,但近年随着竞争加剧,仅有少数热销车型可以赚万元以上,许多经销商让利促销,有些不好卖的车型,经销商将利润空间全部让出去,甚至为了冲业绩而亏钱卖车。不同车企对经销商完成预期目标以及对超额售出新车的奖励存在差异,这块在经销商圈子里则属于商业秘密。” 史杰如是说。

一家4S店的建筑面积动辄4000~5000平方米,员工往往有一两百人。史杰谈到,每家4S店运营成本以及利润有所不同,因为不同城市土地租赁费、人工费等有所区别,即使是地租,不同时期拿也是有区别的。例如在广州地租较贵的地方,一般标准4S店每个月的所有运营成本差不多近100万元,如果是豪华车品牌,4S店面积可能会更大,有的超过1万平方米,运营成本则更高些。

一家新能源车企相关负责人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的经销商的毛利率应该在10%以内,而在燃油车领域,广汽丰田的新车销售毛利率在5%左右,基本上算是最高的了,目前其他燃油车品牌许多经销商的新车销售毛利率基本上是零甚至是负的。

史杰称,整体来看,经销商集团百强目前的净利润率一般不超过2%,而毛利率由于成本是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各家差异比较大。

“早期,庞大抓住了中国车市高速增长的黄金期,靠粗放型扩张迅速发展起来,但近年来车市发生结构性调整,由增量市场变为存量市场,尤其是一线等市场,换购占比越来越大,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明显提高。整个市场都在骤变中,不仅是庞大,绝大多数经销商集团都处于行业变革的阵痛中,以及正在寻找突围的路径。” 史杰如此认为。

2009年,我国首次提出了购置税减征政策,叠加“汽车下乡”政策,我国乘用车销量当年首次突破千万辆,同比增长53%,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并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2017年,我国汽车销量达到最高的峰值2887.89万辆,随后跌跌不休。直至2021年,我国汽车销量增长3.8%达到2627.5万辆,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趋势。不过,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销量不尽如人意,同比下跌6.6%至1205.7万辆。

随着市场结构性调整、竞争加剧以及疫情冲击,汽车经销商的暴利时代已结束,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汽车换道过程中“颠簸”。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调查报告,在2020年上半年,汽车行业受到疫情重创,实现销量增长的经销商比例仅为21.5%,其中有60%的经销商为豪华/进口品牌经销商;经销商亏损面也在扩大,38.3%经销商出现亏损;经销商在2019年新车毛利率首次为负之后,2020上半年新车毛利率进一步下降至负3.5%。由于压力陡增,经销商维权与退网事件也不断上演,2020年上半年乘用车经销商总数为2.98万家,较2019年底数量减少0.7%,其中,新增授权4S店为824家,退网4S店的数量则达到1019家。

2021年,随着车市复苏,终端优惠幅度收窄,超过半数经销商实现盈利,盈利面上升至53.8%,亏损面下降至17.5%。此外,有七成经销商完成了全年任务指标的80%以上,完成全年销量目标的经销商占比为29.4%。不过,这一势头并未延续。2022年上半年,按计划完成半年销量任务的经销商不足一成,销量任务完成率在70%的经销商也只占四成左右。今年上半年,经销商普遍面临单车利润减少、业绩下滑、资金周转较慢等问题。

註冊地在唐山的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1258.SH,下稱“龐大”)的命運令人噓唏。作爲國內汽車經銷商行業曾經的老大、4S店之王,龐大經歷2019年破產重整後,目前“自救”之路依然坎坷。今年上半年,龐大業績受到重創,淨利潤預減九成以上,離重整人的預期相差甚遠。

“顧客下完訂單後,燃油車在幾天內就可以交車。新能源汽車需要的時間則長一些,大概一個月。價格可以優惠一兩萬元。”上述工作人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和一汽-大衆銷售中心的冷清不同的是,在奧迪銷售中心,大廳內停放着十幾輛不同款式的汽車,有數名客人正在看車或詢價。這裏的銷售人員也向記者表示,相對於疫情前,目前銷量有所減少。“奧迪A6車型一個月可以賣10多輛,Q7的話,一個月也就兩輛。目前Q7的價格可以優惠7萬元。”他說。

龐大汽車園多款新車皆在打折促銷。

不僅是龐大遇到衝擊,今年大多數經銷商日子都不好過。除了疫情衝擊之外,與汽車產品、銷售渠道、售後服務等方面正快速變化也有關。在史傑看來,傳統經銷商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4S店數量將會進一步收縮。

龐大持續賣資產自救

7月15日,龐大發布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減公告稱,公司預計2022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減少55266.49萬元至56266.49萬元,同比下降94.85%至96.57%;預計2022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減少6980.16萬元至 7980.16萬元,同比下降60.42%至69.08%。

2021年上半年,龐大的淨利潤爲58266.49萬元,扣非淨利潤爲-11552.84萬元。龐大方面稱,今年上半年業績預減的原因,一方面是營業收入同比有所下降,銷售毛利率呈下降態勢,導致扣非淨利潤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是處置子公司股權所產生的非經常性損益金額較上年同期減少。

就在上個月,龐大發布關於出售子公司股權抵償債務的公告,將向天津中原星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中原星”)轉讓其持有的滄州龐大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滄州實業”)100%的股權,轉讓價款爲3.42億元。滄州實業無實際經營業務,但持有土地使用權和房產資源。此次交易預計給公司帶來收益約1.95億元。

龐大表示,公司將目標股權進行轉讓處置將用於抵償公司旗下子公司與受讓方之關聯方北星(天津)汽車有限公司的借款,降低了負債,減輕了負擔,符合公司整合資源、盤活資產的整體規劃,有利於公司的長遠發展和股東利益。

近年來,龐大頻頻出售資產救急。2020年底,龐大先以6400萬元出售子公司內蒙古鵬順汽車名下土地及地上建築物。數日後,該公司又將濱州、淄博、秦皇島等地的5家汽車銷售子公司的全部股權打包,以5.71億元的價格出售給中原星。

2021年,龐大資產處置節奏加快。據龐大發布的公告,3月,公司以6719萬元處置洛陽子公司的一塊土地;4月擬以6.55億元出售中冀樂業(北京)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6月擬以2.7億元的價格出售子公司自貢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

龐大此前曾陷入嚴重虧損,資金鍊一度斷裂,2018年~2019年的扣非淨利潤分別爲-68.4億元、-40.52億元。龐大擁有絕對控制權的冀東豐在2019年5月13日表示,因龐大1700萬元債務到期且明顯喪失清償能力,該公司向法院提請對龐大進行破產重整。

隨後,龐大掌門人龐慶華出局。2019年12月,龐大完成重整,深商集團總裁黃繼宏成爲龐大集團實際控制人。深商集團、國民運力及元維資產組成的重整人承諾,龐大2020年、2021年、2022年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7億元、11億元、17億元,或2020年、2021年、2022年的淨利潤合計達到35億元。

不過,即便頻頻變賣資產,龐大的業績仍遠不如重整人當年的預期。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龐大淨利潤分別爲5.80億元和8.98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2003年3月3日的龐大,在2010年時是中國最大的汽車經銷商,鼎盛時期的網點數量曾達到1439家,但隨後不斷減少,2018年降至806家。破產重整後的龐大,其經營網點數量依然在縮減。2019年~2021年,龐大經營網點數量分別爲402家、329家和283家。

註冊地在唐山的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1258.SH,下稱“龐大”)的命運令人噓唏。作爲國內汽車經銷商行業曾經的老大、4S店之王,龐大經歷2019年破產重整後,目前“自救”之路依然坎坷。今年上半年,龐大業績受到重創,淨利潤預減九成以上,離重整人的預期相差甚遠。

“顧客下完訂單後,燃油車在幾天內就可以交車。新能源汽車需要的時間則長一些,大概一個月。價格可以優惠一兩萬元。”上述工作人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和一汽-大衆銷售中心的冷清不同的是,在奧迪銷售中心,大廳內停放着十幾輛不同款式的汽車,有數名客人正在看車或詢價。這裏的銷售人員也向記者表示,相對於疫情前,目前銷量有所減少。“奧迪A6車型一個月可以賣10多輛,Q7的話,一個月也就兩輛。目前Q7的價格可以優惠7萬元。”他說。

龐大汽車園多款新車皆在打折促銷。

不僅是龐大遇到衝擊,今年大多數經銷商日子都不好過。除了疫情衝擊之外,與汽車產品、銷售渠道、售後服務等方面正快速變化也有關。在史傑看來,傳統經銷商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4S店數量將會進一步收縮。

龐大持續賣資產自救

7月15日,龐大發布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減公告稱,公司預計2022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減少55266.49萬元至56266.49萬元,同比下降94.85%至96.57%;預計2022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減少6980.16萬元至 7980.16萬元,同比下降60.42%至69.08%。

2021年上半年,龐大的淨利潤爲58266.49萬元,扣非淨利潤爲-11552.84萬元。龐大方面稱,今年上半年業績預減的原因,一方面是營業收入同比有所下降,銷售毛利率呈下降態勢,導致扣非淨利潤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是處置子公司股權所產生的非經常性損益金額較上年同期減少。

就在上個月,龐大發布關於出售子公司股權抵償債務的公告,將向天津中原星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中原星”)轉讓其持有的滄州龐大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滄州實業”)100%的股權,轉讓價款爲3.42億元。滄州實業無實際經營業務,但持有土地使用權和房產資源。此次交易預計給公司帶來收益約1.95億元。

龐大表示,公司將目標股權進行轉讓處置將用於抵償公司旗下子公司與受讓方之關聯方北星(天津)汽車有限公司的借款,降低了負債,減輕了負擔,符合公司整合資源、盤活資產的整體規劃,有利於公司的長遠發展和股東利益。

近年來,龐大頻頻出售資產救急。2020年底,龐大先以6400萬元出售子公司內蒙古鵬順汽車名下土地及地上建築物。數日後,該公司又將濱州、淄博、秦皇島等地的5家汽車銷售子公司的全部股權打包,以5.71億元的價格出售給中原星。

2021年,龐大資產處置節奏加快。據龐大發布的公告,3月,公司以6719萬元處置洛陽子公司的一塊土地;4月擬以6.55億元出售中冀樂業(北京)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6月擬以2.7億元的價格出售子公司自貢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

龐大此前曾陷入嚴重虧損,資金鍊一度斷裂,2018年~2019年的扣非淨利潤分別爲-68.4億元、-40.52億元。龐大擁有絕對控制權的冀東豐在2019年5月13日表示,因龐大1700萬元債務到期且明顯喪失清償能力,該公司向法院提請對龐大進行破產重整。

隨後,龐大掌門人龐慶華出局。2019年12月,龐大完成重整,深商集團總裁黃繼宏成爲龐大集團實際控制人。深商集團、國民運力及元維資產組成的重整人承諾,龐大2020年、2021年、2022年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7億元、11億元、17億元,或2020年、2021年、2022年的淨利潤合計達到35億元。

不過,即便頻頻變賣資產,龐大的業績仍遠不如重整人當年的預期。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龐大淨利潤分別爲5.80億元和8.98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2003年3月3日的龐大,在2010年時是中國最大的汽車經銷商,鼎盛時期的網點數量曾達到1439家,但隨後不斷減少,2018年降至806家。破產重整後的龐大,其經營網點數量依然在縮減。2019年~2021年,龐大經營網點數量分別爲402家、329家和283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