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外牌限行措施调整,11月沪牌拍卖中标率跌至7.8%,不少在上海生活工作的有车一族的“沪牌梦”又一次落空。也因此,一些沪牌“刚需者”不惜冒风险,开始租赁沪牌,并由此催生出一个“沪牌租赁”的介于黑灰边界的畸形市场。
更大的风险是,所谓的车牌租赁,实际是将车辆过户给车牌额度出借人,车主只有车辆使用权。表面上看似你情我愿的“租牌”行为,背后暗藏重重隐患,稍有不慎,或将对租赁双方造成巨大损失。
连续10个月拍牌落空,他租了一块沪牌
“这个月的拍牌又落空了。”委托4S店代拍沪牌,连续10个月未中标,曹先生的遭遇绝非个例。
“要不先租块牌照用着?”4S店销售人员提出“租牌”的建议。去年回国创业的曹先生觉得这个方式“很新鲜”。然而,咨询过程中曹先生又犯起了嘀咕。4S店销售人员告知他,“租牌”业务其实是跟外面的中介合作的服务项目,而且必须要把车辆过户到牌照所有人名下,才能完成“租借”。
“车子过户到别人名下,不就相当于把这辆车给别人吗?”曹先生开始觉得这事不太靠谱。但4S店销售人员信誓旦旦向他保证:跟租借人签订合同,约定车辆实际所有权归曹先生,包括车辆保险等都在合同里约定好,完全没有风险。
犹豫了两天,为了享受沪牌带来的出行便利,曹先生决定冒这个险。上周一,曹先生在4S店签订了牌照租赁合同,合同注明“出借人陈某不享有车辆所有权,实际所有者为曹某”,并特别增订了“车辆反质押条款”,防止自己的车辆过户后被“所有人”拿去质押贷款。
曹先生和中介约定车牌租期为半年,租金9000元,另支付押金5000元。商定后,他把自己的车和身份证交给4S店工作人员,委托代办过户、上牌手续等。
隔天下午,4S店就将已经挂上了“沪B”牌照的车还给曹先生,但行驶证上的名字是租借人“陈某”。期间,曹先生始终没有见到“陈某”本人。
“终于能随时上高架了。”相对不受限制的驾驶体验让曹先生暂时按下了心里的忐忑。但在一般法律关系上,他现在只有这辆市价70多万元的车辆的使用权,“尽管合同写了这辆车实际所有人是我,但看到行驶证,还是有点膈应。”
曹先生还在继续请4S店代拍沪牌,业务员跟他承诺,拍到牌后,把车辆过户到他名下的手续费全部减免。
需求带动了沪牌租赁市场的发展。跟曹先生一样,比租车价格更低廉的租车牌方式,成为部分没有沪牌但要自驾通勤的市民的选择。另一个需求群体是,想在上海从事网约车服务,自有车辆但没有沪牌的驾驶员。至于背后的风险,他们觉得白纸黑字的合同条款足以规避。
租牌中介:过户、上牌均可代办
自2014年11月开始,上海将沪牌统一纳入拍卖平台管理,禁止私人间交易。一度火爆的沪牌二手交易,就此销声匿迹。但是,对沪牌的需求不会凭空消失,“沪牌租赁”由此悄然成为一门新生意。
宜山路一家汽车贸易公司,沪牌租赁是该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之一。日前,记者到店里咨询车牌租赁业务,据业务员介绍该公司从2018年3月起开始从事沪牌租赁业务,沪牌租赁价在每月2300元左右,一般3个月起租,“付3押2”。
用于租赁的车牌从哪里来?实际上,这家公司充当着中介角色,一头连接有沪牌额度的上家,一头连接需要租赁沪牌的下家。“目前出租的沪牌均为个人所有,公司作为中介从有闲置车牌的上家收进来,再将车牌租给下家。”业务员说,公司会分别和出租人以及租牌人签订合同。“合同签署后,剩余事项包括车辆过户变更等均由公司包办。”
沪牌租赁并非租一块铁皮这么简单,换言之,这家公司租赁的实际是“额度使用权”。根据上海机动车号牌管理相关规定,到车管所上牌需凭借额度单,“额度证明使用人应当与购车发票上的车主名称一致”,也就是说,拥有上牌额度的人只能给名下车辆上牌。此外还规定,沪牌额度只能转让给直系亲属。
租赁额度使用权,绕不过车辆过户这一问题。要租借车牌需要转让车辆所有权,相当于把自己的车给别人,其中风险毋庸置疑。为打消记者疑虑,业务员出示了一张《上海私人车牌出租合同》。这份合同共有10条款项,涵盖租金、租借期限和其他规定,包括“租借人必须做该轿车全额保险,其中第三者保额为100万元”“甲方只提供汽车牌照额度租借,非汽车所有人,车辆租借期间一切有关法律和经济问题均由租借人承担”等责任限定条款。“不用担心,合同明确了出借人非车辆所有人,我们还有一份附件,约定过户后,车辆不能被质押。”业务员说。
只要签署合同、提供相关材料,其余手续均由中介代办。业务员介绍,没有上过牌的新车,要先到4S店去更改发票,把车主姓名改成车牌所有人或者取得上牌额度的人的名字,再到车管所上牌。“如果是上过牌照的二手车,操作就方便多了,只要提供身份证就好,我们会找二手车经纪公司直接代办过户、上牌。”
随着外牌限行措施调整,11月沪牌拍卖中标率跌至7.8%,不少在上海生活工作的有车一族的“沪牌梦”又一次落空。也因此,一些沪牌“刚需者”不惜冒风险,开始租赁沪牌,并由此催生出一个“沪牌租赁”的介于黑灰边界的畸形市场。
更大的风险是,所谓的车牌租赁,实际是将车辆过户给车牌额度出借人,车主只有车辆使用权。表面上看似你情我愿的“租牌”行为,背后暗藏重重隐患,稍有不慎,或将对租赁双方造成巨大损失。
连续10个月拍牌落空,他租了一块沪牌
“这个月的拍牌又落空了。”委托4S店代拍沪牌,连续10个月未中标,曹先生的遭遇绝非个例。
“要不先租块牌照用着?”4S店销售人员提出“租牌”的建议。去年回国创业的曹先生觉得这个方式“很新鲜”。然而,咨询过程中曹先生又犯起了嘀咕。4S店销售人员告知他,“租牌”业务其实是跟外面的中介合作的服务项目,而且必须要把车辆过户到牌照所有人名下,才能完成“租借”。
“车子过户到别人名下,不就相当于把这辆车给别人吗?”曹先生开始觉得这事不太靠谱。但4S店销售人员信誓旦旦向他保证:跟租借人签订合同,约定车辆实际所有权归曹先生,包括车辆保险等都在合同里约定好,完全没有风险。
犹豫了两天,为了享受沪牌带来的出行便利,曹先生决定冒这个险。上周一,曹先生在4S店签订了牌照租赁合同,合同注明“出借人陈某不享有车辆所有权,实际所有者为曹某”,并特别增订了“车辆反质押条款”,防止自己的车辆过户后被“所有人”拿去质押贷款。
曹先生和中介约定车牌租期为半年,租金9000元,另支付押金5000元。商定后,他把自己的车和身份证交给4S店工作人员,委托代办过户、上牌手续等。
隔天下午,4S店就将已经挂上了“沪B”牌照的车还给曹先生,但行驶证上的名字是租借人“陈某”。期间,曹先生始终没有见到“陈某”本人。
“终于能随时上高架了。”相对不受限制的驾驶体验让曹先生暂时按下了心里的忐忑。但在一般法律关系上,他现在只有这辆市价70多万元的车辆的使用权,“尽管合同写了这辆车实际所有人是我,但看到行驶证,还是有点膈应。”
曹先生还在继续请4S店代拍沪牌,业务员跟他承诺,拍到牌后,把车辆过户到他名下的手续费全部减免。
需求带动了沪牌租赁市场的发展。跟曹先生一样,比租车价格更低廉的租车牌方式,成为部分没有沪牌但要自驾通勤的市民的选择。另一个需求群体是,想在上海从事网约车服务,自有车辆但没有沪牌的驾驶员。至于背后的风险,他们觉得白纸黑字的合同条款足以规避。
租牌中介:过户、上牌均可代办
自2014年11月开始,上海将沪牌统一纳入拍卖平台管理,禁止私人间交易。一度火爆的沪牌二手交易,就此销声匿迹。但是,对沪牌的需求不会凭空消失,“沪牌租赁”由此悄然成为一门新生意。
宜山路一家汽车贸易公司,沪牌租赁是该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之一。日前,记者到店里咨询车牌租赁业务,据业务员介绍该公司从2018年3月起开始从事沪牌租赁业务,沪牌租赁价在每月2300元左右,一般3个月起租,“付3押2”。
用于租赁的车牌从哪里来?实际上,这家公司充当着中介角色,一头连接有沪牌额度的上家,一头连接需要租赁沪牌的下家。“目前出租的沪牌均为个人所有,公司作为中介从有闲置车牌的上家收进来,再将车牌租给下家。”业务员说,公司会分别和出租人以及租牌人签订合同。“合同签署后,剩余事项包括车辆过户变更等均由公司包办。”
沪牌租赁并非租一块铁皮这么简单,换言之,这家公司租赁的实际是“额度使用权”。根据上海机动车号牌管理相关规定,到车管所上牌需凭借额度单,“额度证明使用人应当与购车发票上的车主名称一致”,也就是说,拥有上牌额度的人只能给名下车辆上牌。此外还规定,沪牌额度只能转让给直系亲属。
租赁额度使用权,绕不过车辆过户这一问题。要租借车牌需要转让车辆所有权,相当于把自己的车给别人,其中风险毋庸置疑。为打消记者疑虑,业务员出示了一张《上海私人车牌出租合同》。这份合同共有10条款项,涵盖租金、租借期限和其他规定,包括“租借人必须做该轿车全额保险,其中第三者保额为100万元”“甲方只提供汽车牌照额度租借,非汽车所有人,车辆租借期间一切有关法律和经济问题均由租借人承担”等责任限定条款。“不用担心,合同明确了出借人非车辆所有人,我们还有一份附件,约定过户后,车辆不能被质押。”业务员说。
只要签署合同、提供相关材料,其余手续均由中介代办。业务员介绍,没有上过牌的新车,要先到4S店去更改发票,把车主姓名改成车牌所有人或者取得上牌额度的人的名字,再到车管所上牌。“如果是上过牌照的二手车,操作就方便多了,只要提供身份证就好,我们会找二手车经纪公司直接代办过户、上牌。”
小编也看过新闻说4S店有租车牌的业务,想了解下4S店出租的这些车牌是哪里来的?这个产业链是怎样形成和运作的?
4S店的这些指标是哪里来的,其实就是低价(50-200)收购一些本地人员的身份证,然后用这些身份证去获得指标,然后在租赁给你,帮助你上牌。但你有的只是使用权,木有处分权哦。
4S店租给你指标,然后你上牌,你什么时候摇下号再跟4S店过户,这种方式就好比说您自己家亲戚摇下号来了,不用,把指标给你,你去上牌,道理是一样的。
但选择这种方式,实际上风险还是很大的:
机动车的管理就相当于不动产的房地产,它是以登记为准,也就是说登记谁是车主,他就是所有权人。你花了几十万十几万购买了一辆汽车,又不能办到你的名下,从法律意义上来说你不是真正的产权人,不是产权人就没有处分权,有的可能就只是使用权,使用权只是合同上的使用,所以一旦遇到问题就有一些法律的风险。”
这样的买卖关系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公平交易的原则,消费者购买的不是所有权,而是使用权,在车辆没有过户前,消费者的权益是大打折扣的。
这个车产实际上可能是你购买的,但是法律上的名下是4S店的,那么他可能就有担保啊,被扣押等风险,这是一个租赁关系,拿这个车如果去抵押或者是其他的行为也受到一定的限制,这就相当于说是租了一辆车,如果你不想要车了急着用钱,你没有处分的权利。
小编也看过新闻说4S店有租车牌的业务,想了解下4S店出租的这些车牌是哪里来的?这个产业链是怎样形成和运作的?
4S店的这些指标是哪里来的,其实就是低价(50-200)收购一些本地人员的身份证,然后用这些身份证去获得指标,然后在租赁给你,帮助你上牌。但你有的只是使用权,木有处分权哦。
4S店租给你指标,然后你上牌,你什么时候摇下号再跟4S店过户,这种方式就好比说您自己家亲戚摇下号来了,不用,把指标给你,你去上牌,道理是一样的。
但选择这种方式,实际上风险还是很大的:
机动车的管理就相当于不动产的房地产,它是以登记为准,也就是说登记谁是车主,他就是所有权人。你花了几十万十几万购买了一辆汽车,又不能办到你的名下,从法律意义上来说你不是真正的产权人,不是产权人就没有处分权,有的可能就只是使用权,使用权只是合同上的使用,所以一旦遇到问题就有一些法律的风险。”
这样的买卖关系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公平交易的原则,消费者购买的不是所有权,而是使用权,在车辆没有过户前,消费者的权益是大打折扣的。
这个车产实际上可能是你购买的,但是法律上的名下是4S店的,那么他可能就有担保啊,被扣押等风险,这是一个租赁关系,拿这个车如果去抵押或者是其他的行为也受到一定的限制,这就相当于说是租了一辆车,如果你不想要车了急着用钱,你没有处分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