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路过汽车城,赫然发现去年还算红火今年却人迹罕至,到处都是转让待租的展厅,仿佛一个破败的工地。
转了一圈共有11家国产4S店倒闭,于是有了今天这篇倒闭4S店车型汇总。
大家看看就好,切莫看到部分车型价格诱人,一时冲动铸成大错…
起亚K3 1.5L CVT舒适型 指导价:103800
几年前认识一个街上开鞋店的哥们,说他在起亚4S店有股份,当时觉得很惊奇,这得挣多少钱?
后来才知道这叫技术性入股,说白了就是民间借贷。有意思的是每个月有销售任务,每年必须带多少人来买车,分红也随着个人销量阶梯式增长。这简直是神操作,一方面解决了资金压力,一方面带来了销量。
只是后来再也没见过这个哥们…
起亚K3换代后只优惠11000,看起来价格还算坚挺,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价位现在谁还买K3?
名爵ZS 手动舒适版 指导价:78800
听一个在名爵4S店做市场经理的朋友说厂家营销路子很野,今天飙高铁,明天13块钱买车,4S店完全跟不上节奏。
俗话说好名声坏名声都是名声,然而厂家野路子营销并不能给店里带来销量,4S店只能发发软文,大长腿女销售当车模这样子来吸引客户。
名爵在三四线城市倒闭了很多4S店,最大的原因是喜欢它造型的都是年轻人,刚踏入职场处于最穷阶段的那群年轻人…
中华H3 1.5L 自动豪华版 指导价:79900
中华4S店在2年前大面积倒闭了一批,甚至还听说过有些缺德4S店趁着中秋节,特意不留人值班,节后销售上班的时候才发现已是人去楼空,连地板砖都撬走了…
中华H3其他地区车源不多,在东北还有零散几台,买这款车最好提前半年进修汽车修理技术,以免车坏了没地方修。
东南DX3 1.5T手动旗舰型 指导价:89900
最多1年前,本地的东南4S店还组织了一场老客户答谢会,30多台DX3组成车队浩浩荡荡的驶向酒店,场面颇为壮观,隐隐有在本地国产品牌中稳坐老大的兆头。
然而好景不长,半年后陷入困境,再过了大半年,卒。
斯威X7 1.8L 手动豪华型 指导价:91900
第一次听说斯威这个品牌还是通过一个战败客户。
那天例行回访,其中有个客户说已经订车了,遂问什么车,对方说订了斯威X7。好奇之心百度了一番,为了死个明白,也为了更好地研究对手,抱着看看这车有什么优点的心态,在网上仔细研读了十篇软文,最终从中刨出一个字:这车贼大。
然而大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客户回归理性后,“源自意大利”这几个字也骗不了人了。目前市场上有一批车源打6.5折,这个“大”也终于实至名归,变成了优惠大的意思。
海马福美来F7 1.5T自动标准7座 指导价:98800
曾经有位同事跳槽到海马,三个月后见到他已是肤色漆黑如黑炭。一问才知道店里销量不好,老板看着他们这帮销售心烦,加上没有客户进店只能每天出去外拓,一来拓展下客户渠道,二来躲一躲老板,省的大家互相看不顺眼。
河南一带有一批打6.2折的7座福美来F7,如果当地管的不严买来跑跑黑的还是美滋滋的。
比速T3 1.3T手动尊贵型 指导价:86900
大多数倒闭的比速4S店都是被厂家坑死的,上市之初疯狂压库,商务政策模糊不清,有些4S店商品车都快堆到谷仓里去了。到了后期答应好的返点推三阻四,工厂停工后还拖欠提车款,坑惨了一波本就经营困难的4S店,只好含恨倒闭。
目前市面上有一批T3手动尊贵型,直接干到4.8折,只是谁也无法保证能不能拿到合格证。
汉腾X7S 1.5T自动旗舰型 指导价:119800
说起汉腾就不得不提从朋友处听来的骚操作。
某些黑心包工头特别喜欢团购汉腾用来抵债,一来这车“结实”(南方话,霸气大气的意思),二来这车优惠大到没边,碰上活不下去的4S店急着回血,价格低到可怕。原价119800的车7万就卖了,再对外声称这车10万块,任你琢磨半天死也想不到这么结实的车只要7万块,拿不到钱的人只好抵债了事。
幻速S5 1.3T CVT豪华型 指导价:81800
有家店的店总兼投资人以前是幻速厂家的区域经理,看好幻速的发展于是辞职下海,盘下一家店单干。
店内实行军事化管理,亲自带队每天早上喊着嘹亮的口号绕汽车城跑操,有客户时一拥而上,平时跑操锻炼出来的强悍身体素质就派上了用场,导致客户都是在好奇中进来,口袋空空而去。
要命的是,幻速的客户90%来自于乡镇,这个圈子相对封闭,买车全靠口碑,吃过一次亏马上全村都知道。这就导致幻速口碑急速崩坏,北汽银翔解散,品牌倒闭。市面上还存着的一部分车源,就让它们随风而去吧。
威旺S50 手动乐动旗舰版 指导价:120800
前几日路过汽车城,赫然发现去年还算红火今年却人迹罕至,到处都是转让待租的展厅,仿佛一个破败的工地。
转了一圈共有11家国产4S店倒闭,于是有了今天这篇倒闭4S店车型汇总。
大家看看就好,切莫看到部分车型价格诱人,一时冲动铸成大错…
起亚K3 1.5L CVT舒适型 指导价:103800
几年前认识一个街上开鞋店的哥们,说他在起亚4S店有股份,当时觉得很惊奇,这得挣多少钱?
后来才知道这叫技术性入股,说白了就是民间借贷。有意思的是每个月有销售任务,每年必须带多少人来买车,分红也随着个人销量阶梯式增长。这简直是神操作,一方面解决了资金压力,一方面带来了销量。
只是后来再也没见过这个哥们…
起亚K3换代后只优惠11000,看起来价格还算坚挺,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价位现在谁还买K3?
名爵ZS 手动舒适版 指导价:78800
听一个在名爵4S店做市场经理的朋友说厂家营销路子很野,今天飙高铁,明天13块钱买车,4S店完全跟不上节奏。
俗话说好名声坏名声都是名声,然而厂家野路子营销并不能给店里带来销量,4S店只能发发软文,大长腿女销售当车模这样子来吸引客户。
名爵在三四线城市倒闭了很多4S店,最大的原因是喜欢它造型的都是年轻人,刚踏入职场处于最穷阶段的那群年轻人…
中华H3 1.5L 自动豪华版 指导价:79900
中华4S店在2年前大面积倒闭了一批,甚至还听说过有些缺德4S店趁着中秋节,特意不留人值班,节后销售上班的时候才发现已是人去楼空,连地板砖都撬走了…
中华H3其他地区车源不多,在东北还有零散几台,买这款车最好提前半年进修汽车修理技术,以免车坏了没地方修。
东南DX3 1.5T手动旗舰型 指导价:89900
最多1年前,本地的东南4S店还组织了一场老客户答谢会,30多台DX3组成车队浩浩荡荡的驶向酒店,场面颇为壮观,隐隐有在本地国产品牌中稳坐老大的兆头。
然而好景不长,半年后陷入困境,再过了大半年,卒。
斯威X7 1.8L 手动豪华型 指导价:91900
第一次听说斯威这个品牌还是通过一个战败客户。
那天例行回访,其中有个客户说已经订车了,遂问什么车,对方说订了斯威X7。好奇之心百度了一番,为了死个明白,也为了更好地研究对手,抱着看看这车有什么优点的心态,在网上仔细研读了十篇软文,最终从中刨出一个字:这车贼大。
然而大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客户回归理性后,“源自意大利”这几个字也骗不了人了。目前市场上有一批车源打6.5折,这个“大”也终于实至名归,变成了优惠大的意思。
海马福美来F7 1.5T自动标准7座 指导价:98800
曾经有位同事跳槽到海马,三个月后见到他已是肤色漆黑如黑炭。一问才知道店里销量不好,老板看着他们这帮销售心烦,加上没有客户进店只能每天出去外拓,一来拓展下客户渠道,二来躲一躲老板,省的大家互相看不顺眼。
河南一带有一批打6.2折的7座福美来F7,如果当地管的不严买来跑跑黑的还是美滋滋的。
比速T3 1.3T手动尊贵型 指导价:86900
大多数倒闭的比速4S店都是被厂家坑死的,上市之初疯狂压库,商务政策模糊不清,有些4S店商品车都快堆到谷仓里去了。到了后期答应好的返点推三阻四,工厂停工后还拖欠提车款,坑惨了一波本就经营困难的4S店,只好含恨倒闭。
目前市面上有一批T3手动尊贵型,直接干到4.8折,只是谁也无法保证能不能拿到合格证。
汉腾X7S 1.5T自动旗舰型 指导价:119800
说起汉腾就不得不提从朋友处听来的骚操作。
某些黑心包工头特别喜欢团购汉腾用来抵债,一来这车“结实”(南方话,霸气大气的意思),二来这车优惠大到没边,碰上活不下去的4S店急着回血,价格低到可怕。原价119800的车7万就卖了,再对外声称这车10万块,任你琢磨半天死也想不到这么结实的车只要7万块,拿不到钱的人只好抵债了事。
幻速S5 1.3T CVT豪华型 指导价:81800
有家店的店总兼投资人以前是幻速厂家的区域经理,看好幻速的发展于是辞职下海,盘下一家店单干。
店内实行军事化管理,亲自带队每天早上喊着嘹亮的口号绕汽车城跑操,有客户时一拥而上,平时跑操锻炼出来的强悍身体素质就派上了用场,导致客户都是在好奇中进来,口袋空空而去。
要命的是,幻速的客户90%来自于乡镇,这个圈子相对封闭,买车全靠口碑,吃过一次亏马上全村都知道。这就导致幻速口碑急速崩坏,北汽银翔解散,品牌倒闭。市面上还存着的一部分车源,就让它们随风而去吧。
最近一段时间,车市的惨淡行情引起行业关注,而“成本压力巨大”的4S店老大哥生存情况,更牵动着大家的心。
在前几天的月度分析会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王都公布了一些详细数据,呈现了4S店经销商的现状,其中有一句总结性的话术引起汽车服务世界关注。
“5月,汽车4S店平均进店客流下降了45%,多家4S店面临员工失业的风险,进行了裁员。”
短短的一句话,透露了诸多信息。
其一,虽然车市5月份已经开始复苏,却依旧处于“不景气”区间。经销商协会也指出“大部分经销商难以完成上半年任务”这个事实。
其二,长期反复的疫情使得车主消费欲望持续降低,这也进一步抑制了车市回暖。而最近一系列的车市复苏激励政策能不能让车主打开口袋消费汽车这样的大宗商品,也是一个未知数。
其三,4S店压力之大,一个2022年都很难回血。意识到这个可能性后,相当一部分4S店们为了尽量保障资金链,已经采取了降薪、裁员措施,而员工轮流上班等措施更是常见。与此同时,员工业绩不理想、薪资降低的情况下,选择离职的情况在最近几个月也不少见。
不难发现,严峻的疫情还未迎来收尾,3万家4S店群体中已经开始出现退网潮、关店潮以及降薪潮、裁员潮。
一、1-4月,每天约有11家4S店关停退网
来自一线门店和终端车主的真实声音。
“近段时间闲置人员和白白流失的房租,造成的成本损失超80万元”;“我的车送去保养,发现正在拆店”、“全南京东风标致只剩1家店,长安马自达也只有1家经销商了”、“斯柯达4S店退网,换成二手车展厅,连LOGO都来不及摘除”…
开年以来,突发的疫情对于行业冲击早已超出大多数实体店的承受范围,而4S店因经营成本过高,压力更是只高不低。
就在5月底,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了一组数据:2022年前4个月,已经有超过1400家4S店退网关停,受市场整体环境和疫情影响,传统汽车的新车市场举步维艰。
平均下来,每天约有11家4S店关停退网。
这么多4S店都没有熬到5月份行业复苏之际,着实令人遗憾。细算下来今年上半年4S店的生存状态比去年全年加起来都要严峻。(2021年,全年退网的4S店总量也才近1400家)
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大家无疑是疫情。
开年以来,全国范围内的疫情影响已经有3个多月,其中上海、北京等超一线和一线城市的严峻疫情对于车市行情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
半年过去了,车市还是处于疲软状态,萎靡到不行。
流通协会已经连续三个月(3月-5月)调查了全国90个左右城市的4S店经销商,发现过去的3个月时间里,机会几乎每个月都有30%左右的4S店曾“无法营业”。
具体来看,3月份有27%的4S店“暂停营业数日”;4月份有36%的4S店有闭店现象,其中闭店时间在一周以上的经销商超过60%,至于上海地区的经销商更是全部处于关门状态;5月份有32%的4S店“闭店时间超过一周”。(相关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这样长时间、大面积的退网、关停现象,以“潮”来概括,并不夸张。
那些熬到5月份复苏的4S店,面临的困境也是不在少数。因为发现即使是“能开门营业”的店,也要隔三差五面临员工无法到位的情况,而客流骤降、新车无法到店/交付等情况更是大面积存在。
北京一家理想汽车的销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此次北京疫情,毫不夸张我们至少减少了95%的客源”;
也有4S店销售无奈告别所在门店,“最后一次来了,因疫情4S店准备退网闭店了”。
二、降薪、裁员
与退网潮、关店潮几乎同期存在的,还有4S店的降薪潮和裁员潮。
也许是“船大负担重”关系,这种现象在实力雄厚的4S店集团中其实已经存在许久。
有豪车经销商集团管理层向相关媒体透露:今年3月份中旬以来,受疫情影响,客流量明显下降。“汽车行业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今年已经有几名同事离职了,这两年集团也进行了几轮裁员。对于我们做销售的来说,订单量少了会焦虑。为了保住订单,最近在和意向客户谈价格的时候已经最大限度地让利了。”
上个月,笔者跟4S店朋友聊天,他也提到自己所在的豪车经销商集团于去年年底进行了一波扩张,而开年以后的疫情直接导致集团资金链紧张,3月份开始集团员工、包括4S单店就已经进行了降薪处理。
而在过去的2022年上半年里,通过“裁员、降薪”的方式降低经营压力的4S店越来越多。
此言并非空穴来风。
同样来自流通协会的调研数据显示:过去的2个月时间里,相当一部分区域的4S店采取了“降薪裁员”举措。
4月,协会的“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中明确提到一点:4S店的“从业人员、经营状况指数环比下降。”;
5月,月度报告再度明确:资金紧张、盈利下滑的经销商们,部分经销商出现降薪裁员现象。
而5月的结果中,还提到了一组更明确的数据证明“4S店的降薪裁员潮”已然爆发。
由于经营压力较大,有四成的经销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裁员,裁员人数在1~10之间。
再看来自区域协会的反馈。
上海汽车销售行业协会指出:自4月开始,上海地区企业全部进入了疫情封控阶段,“闭店后,大部分经销商库存面临着先期进货后的库存压力,财务成本的陡然增高,更有经销商的资金链出现了断裂的风险。”
还有行业观察人士的路透消息。
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跟某品牌区域的朋友聊天后发现,“几家后市场这两天也传出消息可能要裁员20%左右的渠道员工,消费紧缩的不只是新车,还有售后,即使是售后进店的客户,保养频率和费用都在明显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这样的降薪裁员潮,在上游车企端的涉及面要更大。
3月,全国疫情爆发前期,华晨雷诺对在职员工进行了“全员买断”,解除劳动合同;
以一线梯队“蔚小理”的新势力车企也在大量裁员。理想自从4月份被传“或将裁员15%”后被传毁约应届生,几乎同期小鹏也曝类似消息,还上了微博热搜榜;
5月,奔驰推出更大规模的裁员计划,在现有裁员1万的基础上,再裁掉1万个工作岗位;
6月,马斯克宣布特斯拉需要裁员10%、将近1万名员工,并且“暂停全球所有招聘工作”;
还有经营情况严峻、资金链早已断裂的宝能,裁员也还在继续,5月份的负面消息也是好几则,虽然董事长姚振华说“有信心尽快解决流动性问题”,但市场总体不太看好;
……
在这种情况下,也出现了一些有意思的情况。
孙少军提到,前段时间出现了“车企帮4S店发工资”的情况,戏剧性的实现‘直营’,因为“如果4S店撑不下去退网,车企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